今年以來,鋰電、光伏等新能源,以及半導體等成為A股熱門賽道,各類資金涌向相關板塊,賽道內翻倍股比比皆是,更有5倍、10倍的大牛股。那么,賽道內的公司業績是否呈現出高增長,哪些公司業績將持續釋放?
熱門賽道之半導體:業績增速超美股
半導體是A股市場近兩年持續火爆的賽道之一,東南亞疫情下產業轉移以及國產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之下,國內半導體產業正快速崛起。截至當前,A股半導體公司市值規模近4萬億元,2021半年報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100%以上。
A股半導體公司
業績增速超美股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85家半導體公司中,有81家今年半年報實現盈利,業績增長的有74家。整體來看,上半年A股半導體公司實現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106.83%,增幅創歷史同期新高,且大幅超越美股公司(因會計結算日不同,美股為大致估算數據)。
數據寶以凈利潤增幅為分析對象,發布《A股半導體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幅榜》,榜單前50家公司半年報凈利潤增幅均超過60%。與2020年同期相比,21家公司新進榜單50強,包括第十一名的阿石創、第十二名的上海新陽。
位居榜單前三的是晶豐明源、北京君正及士蘭微,3家公司半年報凈利潤增幅均超過10倍,晶豐明源超過34倍,較去年提升78個名次;第四名的晶晨股份半年報凈利潤增幅接近500%,去年同期為虧損狀態;第六名的芯源微2021年半年報凈利潤增幅達到464.05%,較去年提升11個名次。去年半年報凈利潤增幅居首位的長川科技,今年下降至第十六名。
研發投入強度
達到日韓等國家水平
對科技公司而言,研發投入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有重大意義。半導體公司的研發費用逐年上升,2021上半年A股半導體公司研發支出合計近280億元,同比增長28%,4家公司上半年研發支出超過去年全年,包括神工股份、富瀚微等。上半年A股半導體公司整體的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支出/營業收入)達到8.63%,為同期最高水平,與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研發投入強度基本持平。
數據寶以研發投入強度為對象,發布《A股半導體公司半年報研發投入強度榜》,榜單前50強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均超過6.5%,位居榜首的是芯原股份-U,研發投入強度高達31.35%,較去年同期提升1個名次,匯頂科技以30.88%的研發投入強度居第二位,較去年同期提升5個名次。國民技術、東軟載波及景嘉微分別居榜單第三、第四及第五位,研發投入強度均超過22%;去年同期居第一位的國科微,今年位居榜單第十五位,2021年半年報研發投入強度降至17.45%。
半導體產業鏈
業績“全面開花”
半導體細分產業鏈包括IC設計、制造、封測、功率器件等公司都交出了非常亮眼的半年報成績,相關人士表示,半導體產業全年高增長確定性強。數據寶統計,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制造、封測板塊2021年半年報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半導體材料板塊2021半年報營收同比增長近72%。
從半導體板塊來看,南大光電、神工股份及光華科技2021年半年報扣非凈利潤增幅均超過500%。營收增幅較高的有神工股份、中環股份及晶瑞電材,3股2021年半年報營收增幅均超過100%。
從集成電路設計板塊來看,士蘭微、晶豐明源及北京君正2021年半年報扣非凈利潤增幅均超過3000%。營收增幅較高的有北京君正、芯源微及晶豐明源,3股2021年半年報營收增幅均超過350%。士蘭微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近180倍,公司自2013年年初至2021年7月27日高點,股價漲幅近24倍。
另外,封測板塊的通富微電、功率器件板塊的華潤微以及制造板塊的中芯國際2021年半年報扣非凈利潤增幅均超過100%。
資金追捧
年內七成個股上漲
熱門賽道備受資金追捧,股價一路走強。數據寶統計,半導體產業85股2021年以來(截至8月31日)股價平均漲超35%,上漲股數量占比近七成。從更長時間來看,2020年初至2021年8月31日,半導體產業85股平均漲幅超100%,達到115.6%,翻倍股數量占比近四成。
立昂微2020年年初至2021年8月31日上漲16.5倍,公司是國內頗具競爭力的半導體材料、功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制造的產業平臺;晶盛機電、晶豐明源、國民技術、中環股份等7股漲幅均超過3倍。但也有個股股價不幸近腰斬,包括寒武紀-U及卓易信息、匯頂科技等區間內跌幅均超過45%。
熱門賽道之光伏:九成公司盈利增長
在“碳中和”目標及“以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政策背景下,光伏行業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國內光伏發電系統裝機量規模穩步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1~7月太陽能裝機量累計2.7億千瓦,同比增長23.6%。市場方面,今年內光伏板塊強勁上漲,概念股平均漲幅61.61%。
數據寶統計,A股中布局光伏產業的個股合計107只,總市值3.52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市值增長121.33%。剔除上市不滿一年的次新股,其中22只概念股年內股價翻倍,森特股份、三孚股份累計漲幅超過300%。
20只光伏概念股
業績同比翻倍
受益于行業高景氣度,光伏板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對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光伏公司進行分析,近九成公司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長,其中20家公司同比增幅超100%,智光電氣、洛陽玻璃、金晶科技同比增幅居前,分別為2961%、1126%、930%。
今年以來,光伏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但部分公司仍保持盈利連續增長,14家公司今年半年報及近兩年年報連續保持業績20%以上的增長,包括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環股份等。
15股研發費用
同比翻倍
光伏板塊作為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行業,研發投入與業績增長有正相關性。數據寶統計,上半年光伏板塊整體研發費用合計122.4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46%,遠高于全部A股的1.56%,旋極信息、禾望電氣、邁為股份、英威騰4家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超過10%。18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翻倍,上機數控、中環股份、安彩高科增速居前,中環股份、上機數控上半年研發費用已超過去年全年。
中環股份上半年研發費用為9.38億元居于首位,同比增長229.87%,研發費用居前的還有通威股份、正泰電器、陽光電源,分別為7.87億元、5.77億元、5.08億元。
光伏逆變器研發投入
堪比科技股
光伏細分概念包括光伏玻璃、光伏逆變器、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從行情看,光伏逆變器概念的漲幅遠高于其他細分概念,平均漲幅為112.13%。相對來說,光伏逆變器領域科技含量更高,光伏玻璃、BIPV則更偏向周期股。
從盈利增長角度來看,受益于漲價,光伏玻璃概念股盈利增長較高,歸母凈利潤平均增長313.72%。研發角度來看,光伏逆變器細分領域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值為5.67%,堪比創新藥、虛擬現實等高科技產業。
熱門賽道之新能源車:機構抱團創歷史
新能源車、鋰電池賽道的高景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布局,與上述兩大賽道相關的概念股高達500多只。通過上市公司公告、券商研報,數據寶梳理出一份鋰電新能源車賽道的產業鏈龍頭股名單,涵蓋上中下游的鋰礦、電解液、鋰電池銅箔、隔膜、連接器、電機、電控等多個領域,共計60股入圍。截至8月31日,這些鋰電新能源車產業龍頭股市值合計5.86萬億,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的比例為6.77%,占比為各年度以來新高。
今年以來,鋰電新能源車賽道誕生了多只超級牛股,資金的炒作思路從最初的新能源車整車、充電樁、鋰電池制造商,延伸至中上游的正負極材料、鋰礦等,一時之間“沾鋰就漲”風靡市場。數據寶統計,截至8月31日,鋰電新能源車龍頭股年內平均漲幅為85.54%,超出同期滬指80個百分點以上。漲幅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江特電機、西藏礦業、石大勝華,這3股分別與鋰礦、鋰礦、鋰電溶劑有關。
鋰電新能源車龍頭股中市值超千億的數量達到17只,比去年底增長89%。寧德時代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最新市值躋身A股前三甲。中航光電、先導智能、天齊鋰業、天賜材料、璞泰來等股晉級千億市值行列。由于今年股價大幅飆升,鋰電新能源車賽道百元股數量激增,由去年底的7只增加到15只,增幅達到114%。
機構群雄逐鹿
抱團龍頭股突破2萬家
食品飲料、醫藥行業機構抱團的盛況在鋰電新能源車賽道再次重現。數據寶統計,截至二季度末,共有2.24萬家機構持倉鋰電新能源車龍頭股,持倉市值2.67萬億,機構抱團的數量和市值均創下有史以來最高。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倉機構數量增長近萬家,持倉市值增長1.66萬億。
機構抱團最顯著的是震裕科技、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匯川技術、贛鋒鋰業,這5股二季度末持倉機構數量均超過1000家。從機構持倉市值來看,超半數股票獲機構持倉市值超百億,寧德時代、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億緯鋰能等機構持倉市值均達到千億級別。
被譽為“聰明資金”的北上資金今年大舉進軍鋰電新能源車賽道。數據顯示,按照成交均價粗略計算,今年以來60只龍頭股合計獲得北上資金增持563億元,占北上資金凈買入額的21%。匯川技術、先導智能、三花智控、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5股加倉金額均在50億元以上。
百花齊放
誰將會成為賽道的王者
半年報的業績數據側面反映了鋰電新能源車賽道的高景氣。數據顯示,上半年60只龍頭股實現凈利潤535.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6.66%,凈利潤增幅為十年來最高水平。超六成龍頭股凈利潤翻倍,欣旺達、江特電機、多氟多、石大勝華、諾德股份等5股凈利潤增幅均超10倍。與歷史對比,有33股半年報凈利潤創下歷史新高,占比達到55%。
業內普遍認為,在未來幾年內,新能源車、鋰電池產業都將是A股主賽道之一。華鑫證券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為796萬輛,2020~2025年復合增速為42%。新能源車產業目前進入加速滲透期,外加儲能高速增長,需求井噴下鋰電產業鏈積極擴張,鋰電行業未來5年年均增速45%以上。
今后三年哪些鋰電新能源車龍頭有望保持高增長狀態?數據寶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數據,統計出2021年、2022年、2023年凈利潤增幅均超30%的股票,共計19股入圍。今后三年平均增速最高的是諾德股份,公司主業與鋰電池銅箔相關,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增速達到12.39倍,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社保基金的身影,持倉市值排在第二位。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