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任世碧
3月15日,滬指失守3100點,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4.95%,深證成指跌4.36%,創業板指跌2.55%;滬深兩市個股普跌,兩市合計成交額11243億元,兩市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160.24億元,單日凈賣出額位居歷史第三;3月份以來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額已達645.25億元,此前月度歷史紀錄為2020年3月份創造的678.7億元。盤面上,電子身份證、新冠治療等板塊抗跌性較強。
具體來看,今日板塊普跌,僅電子身份證一個板塊實現上漲,遠方信息、南威軟件等4只個股集體漲停;煤炭開采加工板塊、貴金屬板塊跌幅均超8%,油氣開采及服務、鋼鐵、金屬鉛、俄烏沖突概念等板塊跌幅居前。今日,立航科技登陸上交所主板,漲44.01%;高凌信息登陸科創板,跌10.99%;軟通動力登陸創業板,跌16.85%。
對于A股后市,機構普遍表示,受海外局部沖突及海外中概股回落較大影響,北上資金也呈現持續離場態勢。不過,當前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一些積極信號,市場可能已經開始進入經典的尋底、筑底的過程。
渤海證券表示,受海外局部沖突及海外中概股回落較大影響,北上資金也呈現持續離場態勢。但總體來看北上資金離場仍遵守一定規則,市場恐慌性回落或更多來自于國內資金的避險行為。短期看,外部等風險性因素和內資避險行為,仍存在反復的可能,或推動市場的底部反復過程。但從中長期看,穩增長政策推動企業景氣回升的預期相對明確,并有望帶來企業盈利的低點上行。市場的恐慌和避險因素的宣泄過程,大概率會帶來年內的低位配置機會。
對比歷史,海通證券分析外資流出的幅度和影響。歷史上A股也曾經歷過多次外資階段性大幅流出的現象,相較2019年4月份—5月份及2020年2月份—3月份,目前外資凈流出比例還不算大,但占成交額比重較高。而目前類似2018年10月份,市場增量資金較少時外資流出的影響被放大。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整體外資持股市值約為3.9萬億元,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近10%,其中陸股通和QFII/RQFII的比例約為7:3。然而時至今日A股在全球投資組合里的占比依然還很低,隨著我國經濟在全球的重要性迅速提升,拉長時間來看外資流入A股仍是長期趨勢。
招商證券表示,2月社融低于預期,疫情散點爆發,外部風險擾動仍未消除,外資流出增添新的壓力,目前市場上悲觀情緒較為濃厚。不過我們認為,當前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一些積極信號,市場可能已經開始進入經典的尋底、筑底的過程,4月中旬至5月中旬,等待諸多不確定因素落地,A股有望重新回到上行周期。
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認為,市場的修復需要一段時間,大概率要等到地緣政治風險緩解、全球通脹壓力下降后。但目前位置已無需過度悲觀,A股整體無論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其他市場的估值,目前都處低位,市場大概率仍是結構性行情。
富榮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郎騁成表示,悲觀情緒在上周有了較大幅度的宣泄,維持市場階段底部的判斷,耐心等待美聯儲加息的利空落地,關注一季報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從本輪市場核心擔憂的通脹來看,短期看地緣政治風險不確定性仍存,但其對商品市場的影響預計將邊際減緩。海外來看,市場對于美聯儲3月加息25BP的預期已經基本消化,加息落地后成長風格有望迎來反彈窗口。短期配置方面建議相對均衡,基于一季報業績角度逐步逢低向成長轉移:1.關注成長賽道中如半導體、光伏、醫藥等業績超預期的個股。2.基于財政政策托底預期下的“地產鏈”板塊、“新老基建”板塊,以及低估值金融等板塊。
私募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表示,在海外資金迅速離場的情況下,部分國內避險資金也選擇離場觀望。可以說,市場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非基本面下跌。然而除了部分企業受海外原材料通脹引起的成本上漲,大部分的企業基本面尚未出現較大的變化。建議投資者保持一定的謹慎,關注美聯儲加息情況及俄烏局勢的進展,以穩為主,可關注穩增長、高景氣及疫后修復等板塊。
周二(3月15日)漲停個股一覽
制表:任世碧
熱點一:電子身份證概念股持續走強 遠方信息連續兩天“20CM”漲停
3月15日,電子身份證板塊持續走強,其整體漲3.01%,成為今日A股市場中唯一飄紅的板塊。其中,南威軟件連續3天漲停,電子身份龍頭股遠方信息連續兩天“20CM”漲停,精倫電子也連續兩天漲停,英飛拓今日也實現漲停,
雄帝科技、中富通也分別大漲10.58%、5.78%。
根據電子身份證的產業供應鏈劃分,光大證券建議關注三條投資線索:1.系統平臺與建設,建議關注新大陸(與中盾安信共同開展基于二維碼的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應用,已進入可信數字身份生態產業入圍名單)、美亞柏科。2.識讀設備與芯片,建議關注新大陸、民德電子。3.加密與簽名服務等,建議關注吉大正元(深耕身份認證與密碼行業,已進入可信數字身份生態產業入圍名單)、數字認證。
熱點二:新冠治療概念股抗跌性較強 奧銳特、美諾華漲停
3月15日,新冠治療概念股震蕩回調1.97%,跑贏上證指數(跌幅4.95%),彰顯出具有較強的抗跌性。奧銳特、美諾華漲停,廣生堂、翰宇藥業也分別大漲12.40%、11.10%,新冠治療龍頭股中國醫藥也大漲8.56%。
德邦證券認為,新冠治療藥物市場有望達到千億元級別,是繼新冠疫苗與新冠檢測后的最重要投資板塊,且持續性遠超疫苗與檢測,“中西結合”將是國內新冠治療的主流方式,重點關注新冠小分子與產業鏈與抗新冠中藥板塊。
(編輯 喬川川 策劃 張穎)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