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法國巴黎銀行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辦事處,進入中國市場距今已有160年。
作為法巴銀行旗下的投資管理業務,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在亞太區也擁有多年的聲望積累,是該領域的投資管理專家。
近日,法巴資管亞太區行政總裁佰益安(STEVENBILLIET)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就其對中國市場的定位、推動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的舉措,以及險資如何應對低利率環境等問題闡述看法。
中國是核心目標市場
證券時報記者:法巴資管(BNPPAM)如何定位中國市場?在中國金融對外開放趨勢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發展策略如何?有無進一步規劃?
佰益安:法巴資管是一家全球性的資產管理公司,公司的發展和壯大有賴于三方面的愿景和使命:為客戶解決投資問題、促進長期可持續發展,以及利用科技創新提升客戶的投資體驗。
亞洲及中國一直是法巴銀行的核心目標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之一,自2014年以來,法巴資管一直為全球客戶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服務。
另外,我們是海富通基金的股東,這使我們成為中國證監會批準的第一批合資財富管理公司之一,使我們可以向境內投資者提供中國本土的金融產品。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隨著中國繼續加快市場自由化進程,向現有和潛在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創新的服務和可持續的投資解決方案,從而拓展公司的中國業務。
ESG投資漸受關注
證券時報記者:BNPPAM于2018年獲得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資格。這是中國第一家提供基于ESG投資基金的QDLP配額的全球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ESG投資基金相關產品,是基于何種考慮?
佰益安:2018年,法巴資管成為第一家在QDLP項目下向境內客戶推出ESG相關產品的公司。當時這個決定符合中國大陸投資者關注可持續投資的趨勢,也歸功于中國政府和行業組織的大力提倡。
今天,中國已是亞洲乃至全球的可持續投資積極倡導者。隨著更多政策的頒布和監管機構的引導,ESG投資越來越受到中國資本市場參與者的關注。比如,作為中國政府減少污染、提高環境標準的措施之一,新規要求上市公司從2020年開始披露環境信息。因此,全國上下的關注是政府出臺改進措施的動力之一。
證券時報記者:中國客戶對于這類產品的接受度如何?
佰益安:中國的ESG投資近年經歷了飛速發展,尤其是2020年。截至2020年10月,ESG主題的產品,包括公募基金和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在內,吸引了600多億美元資金流入,與幾年前相比大幅增加。
隨著中國機構投資者的興趣逐漸轉向由可持續發展驅動的投資,預計ESG投資趨勢將會繼續。這些趨勢說明我們的社會確實對環境問題如氣候變化、能源轉型等議題越來越重視,并有意愿通過投資對相關領域施加積極影響。
事實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市場波動,但ESG類型的基金較為平穩地度過了,這從側面證明了這些策略的穩健度,并將進一步提升了投資者的投資意愿。
隨著中國投資者越來越接受ESG相關解決方案,我們看到了可持續投資的巨大潛力。
強化大中華股票投資
證券時報記者:BNPPAM通過全球網絡協助區內投資者投資全球市場。可否分享一些全球前沿投資理念?這些理念如何適用于中國市場?
佰益安:法巴資管把可持續投資視作戰略性增長賦能者。我們看到可持續性投資在亞太區越來越受矚目,本地區的可持續資產大幅增加。根據這些投資精神,法巴資管通過“可持續+”系列,幫助客戶抓住投資機會。
比如,去年9月我們發行了能源轉型基金,引起了投資者的強烈興趣,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資表現。我們持續在這個領域進行創新,最近推出了首批ESGFMPs之一和世界第一只藍色經濟ETF。
我們還強化和提升了對大中華股票和亞洲股票的投資能力,這些策略有良好的發展勢頭。比如,我們的旗艦基金——法巴中國股票基金,排在同類基金最高四分位,自2020年初以來流入資金超過6.5億美元。
在當前收益難以實現、股市匯市加劇震蕩的背景下,我們的多資產量化解決方案(MAQS)旨在幫助中國的保險公司投資者達到負債成本要求下的投資收益。我們開發了利用結構化、高夏普比率的阿爾法策略來增厚傳統組合的投資收益,以產生收益更高、波動更小的解決方案。
保險投資策略需變化
證券時報記者:目前歐美主要市場零利率、負利率比較普遍。中國可能同樣要進入低利率環境,國外經驗對中國保險投資有什么借鑒?
佰益安:未來五到十年,可以較為肯定地推斷中美市場的息差不會像最近那么大。不過這需要時間,而且有賴于雙方的行動。從長期來看,假設隨著中國長期經濟增速下降到發達市場的水平,政府下調基準利率,而美國將趨近長期的平均水平。至少未來三年我們應該會繼續看到美國維持零利率。
中國市場的預期回報率比美國和歐洲高很多,這是因為中國的債券基準利率和股票預期回報率高很多。我們看到美國、歐洲的保險公司配置了更多另類資產、復雜投資策略的資產,以期滿足他們的保險回報率要求。
證券時報記者:在低利率環境下,歐美市場保險資金的投資策略是怎樣的?
佰益安:歐美的保險機構投資人在組合中增加流動性好的另類投資和絕對回報策略,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我們在亞洲也看到了這種趨勢,預計該趨勢會繼續。
此外,亞洲的保險公司使用對沖工具比較少,這種情況從短期和長期來看將會改變。總體而言,衍生品主要是用于管理下行風險,提高回報率。
5
16:21 | 海倫鋼琴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業績... |
16:13 | 豐樂種業:公司今年不會擴大玉米制... |
16:13 | 翔樓新材:公司在機器人領域關注諧... |
16:10 | 安靠智電:公司技術儲備和創新產品... |
16:10 | 寶色股份: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 |
16:10 | 冰輪環境:頓漢布什美國工廠主要服... |
16:10 | 冰山冷熱:公司暫無可控核聚變方面... |
16:10 | 冰山冷熱: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A... |
16:10 | 長源電力:公司目前不存在應披露而... |
16:10 | 宸展光電:公司將持續改進工作方法... |
16:10 | 城發環境:截至4月30日收盤,公司... |
16:10 | 崇達技術: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