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藥味兒”十足——近期表現強勢的中藥股繼續上漲,同仁堂更是連續收出第二個漲停板,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那么,中藥板塊到底為何上漲?上漲的邏輯是否還在?后市走勢會有哪些變數?
從消息面上來看,去年12月21日晚間,包括湖北、河北、山西等地組成的19省區聯盟中成藥集采開標,降價幅度好于市場預期。
此前,由于獨家產品多、集中度高、無法用一致性評價作為質量評價體系、不同質量的中藥材難以界定成本,中成藥一直是集采難點。2021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明確“探索對適應癥或功能主治相似的不同通用名藥品合并開展集中帶量采購”。在政策支撐下,兩個跨省聯盟的中成藥集采試點應運而生。
政策面上,中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初顯成效,尤其是中藥新藥在沉寂數年之后迎來了大爆發。機構統計顯示,國家藥監局在2016年至2020年累計批準的中藥新藥為14個,而2021年共有12個中藥新藥獲批。
國家醫保局和中醫藥管理局去年12月30日印發了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經國家談判納入醫保目錄的中成藥配備、使用納入監測評估。
另外,從公司動向上來看,國內幾大知名藥企均上調了中成藥價格,上漲幅度為10%至20%,其中不乏一些常見品種。其中,同仁堂在去年12月6日下發調價通知,將安宮牛黃丸(3克*丸/盒)的銷售價從780元提至860元,漲幅約為10%。緊隨其后,太極集團和華潤三九等也紛紛上調旗下主打產品價格。
上漲的邏輯很清晰,那么這個邏輯的可持續性如何?
一家中藥上市公司的高管對記者表示,日前公布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超出企業的預期。該《意見》比較明確地對醫保支付、藥品加成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和闡述,在醫保報銷方面“應入盡入”,在價格管理方面進一步完善,尤其是提出中醫藥機構可暫不實行DRG付費,中藥飲片繼續可以加成25%等說法,都將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財通證券研究院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前,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也有若干支持中醫藥發展的意見,但醫保部門一直沒有表態,市場反應平平。此次醫保支持有明確療效的中藥發展,利好中藥獨家品種包括中藥創新藥。同時,提高中醫藥報銷可及性、中醫藥機構納入醫保范圍擴大,對中醫診斷、中醫康復等都形成較大利好。此政策實質性利好中醫、康復連鎖產業鏈,后續市場將繼續挖掘醫保支持的中藥獨家品種和創新企業。
另外,多位受訪對象都認為,預計接下來還會有行業的利好政策進一步釋放。
關于中藥材價格,醫藥分析人士張亮認為短期內將維持上行的趨勢。
有從事中藥材批發的供應商對記者表示,隨著藥材種植成本及雇工費的提高,中藥材價格已經很難回落到從前的低價。而且,隨著物價不斷提升、糧食作物價格普漲,中藥材價格也會受到影響。另外,隨著2020年版新藥典的實施,政策對優質藥材品質的要求也造成了其在種植、加工、儲存過程中的成本增加,同樣令藥材價格難以下滑。
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市場對于中藥原材料漲價以及中藥企業調價計劃的關注度在不斷增強。據數據顯示,2021年10月以來,滬深兩市共有15家中藥企業獲得機構調研。其中,云南白藥在機構調研時稱“當前暫無提價計劃”;新天藥業則在調研中稱,會根據預判結果提前備貨,部分原料的漲價在短期內對公司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某些個股的股價已經明顯偏離其基本面了。”也有市場人士提醒投資者,中藥板塊其實已出現分化,不少龍頭白馬漲幅平平,反而是一些市值較小的企業出現漲停,“好的賽道,加上政策催化劑,這個低估值板塊存在股價修復空間,但要警惕中間的‘妖股’,‘是藥三分毒’。”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