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滬指于3100點上演多空拉鋸戰,最終小幅下行,收跌0.18%,報收3090.98點,當日北上資金凈流出15.98億元。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指數突然大幅上行或大幅回調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北上資金短期波動并不代表大幅離場,未來仍將繼續流入。同時,隨著一季報臨近,市場主線將回歸基本面,低估值優質個股和基本面超預期個股料將成為機構的選股方向。
長期資金流入放緩
作為今年以來市場的重要增量資金,北上資金的動向備受關注。繼本周一凈流入33.88億元后,本周二(3月19日)北上資金凈流出約15.98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0.22億元,深股通凈流出15.76億元。
對此,多家機構表示,雖然市場短期漲幅較大,但北上資金的大規模離場時機尚未到來。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表示,今年以來估值快速反彈,有過快偏離基本面的風險,從而使長期資金的流入止步不前。不過,近期北上資金的流出并不能反映外資長期資金的撤離。
此外,當前外資公募機構持倉主要集中在藍籌股,對之前暴漲的板塊參與有限,在短期兌現收益的可能性并不大。當前北上資金的流出更有可能是長期資金流入放緩,以及從境內轉向境外的游資套現離場雙重因素導致的結果。
擎天普瑞明投資表示,市場屬于短期博弈行情,主要受益于風險偏好改變。短期來看,創業板估值較高,需注意防范風險;中長期來看,估值屬于中位水平,相對健康。目前市場底反彈,需驗證基本面底,但一般來說基本面底有半年左右滯后時間。
拔萃投資則指出,市場反彈符合預期,但市場很難再有大突破,尤其對于創業板而言。近期創業板回落風險上升,可能集中釋放。
低倉位機構擇機加倉
雖然昨日滬指上攻乏力,但對于空倉和低倉位的機構而言,指數的回調則意味著加倉時機臨近。
某中型私募表示,今年以來倉位水平較低,接下來會擇機緩慢加倉,加倉時機主要是等待指數回調或者個股相對性價比提高。目前行情下,已經不追求買在最底部,因為今年結構性行情比較確定,只要個股在估值底、基本面好,表現不會差。
某業內人士表示,牛市不會一蹴而就,牛市也不會突然消失。預計現階段,指數突然大幅上行或大幅回調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主要策略是保持一定倉位(5成)的同時,擇機加倉。考慮到個股走勢不一定和大盤同步,因此當個股回調進入買入區間時會大膽加倉。
不過,也有部分前期減倉的機構表示,正在等待指數更深度的回調。某小型私募表示,已經在前期高點降低了倉位,等待回調時買入。從中長期視角看,前期指數短期漲幅較大,目前的盤整時間或者回調深度都是不夠的。但出現回調,尤其是較深幅度的回調時則是很好的加倉時機。
關注金融和科技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自15日以來,兩市成交額從13、14日的1萬億元以上回落至8000億元左右。從漲停板數量看,3月13日至3月19日,兩市平均每日漲停板數量為83只,而3月6日至12日,兩市平均每日漲停板數量為200只,出現明顯下降。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市場情緒趨于理性,后市主線或回歸基本面,因此挖掘低估值優質個股和基本面超預期個股成為不少機構的著力點。
北京和聚投資分析人士認為,這輪上漲從根本上是對去年極度悲觀情緒的修復,核心催化劑來自于政策層面的變量,包括對金融市場的定位以及社融數據等。此前,市場一個運行的主線是科技和各類題材,其中多數題材以純概念為主,在2年至3年內可能看不到業績暴增,因此在市場情緒還在的時候,可以看到大批的大股東、管理層的拋售公告。不過,近期市場已經有所修正,以部分優質標的為代表的核心資產已經悄悄地創下新高,這是市場有效性之所在,也是未來的長期方向。具有持續價值創造的企業,有著高ROE、低PE、漂亮的現金流量表和不斷提升的市場份額,其股價會走上螺旋式不斷創新高的過程,短期輸效率,長期贏空間。
部分機構則表示看好金融、科技、消費等方面的機會。朱超平表示,外資機構普遍認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蘊含著結構性機會,因此偏好在消費、金融、科技等領域的頭部企業進行長期布局。擎天普瑞明投資表示,今年主要關注的是金融和科技板塊。中期還需關注3季度數據方面是否會出現業績反轉,一旦反轉,走勢將會加強,若被證偽則需關注消費等板塊。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