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消息,指數早盤低開高走,北證50漲近3%。板塊方面,大消費板塊走高,白酒板塊領漲,酒鬼酒、水井坊等漲停;農業股延續漲勢,國聯水產20cm漲停,中水漁業、大湖股份等盤中漲停;地產股活躍,榮盛發展、財信發展、亞通股份等集體漲停;軍工板塊走低,晟楠科技、通易航天跌幅居前;黃金股持續調整,湖南黃金跌幅居前;光伏設備板塊走弱,阿特斯跌超8%。總體來看,個股呈普漲態勢,上漲個股超4000只。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413.47點,漲0.88%;深成指報11016.18點,漲0.44%;創指報2284.52點,漲0.82%。
盤面上,白酒、食品加工制造、社區團購板塊漲幅居前,貴金屬、軍工裝備、成飛概念板塊跌幅居前。
熱點板塊:
1、白酒
酒鬼酒、水井坊、舍得酒業、迎駕貢酒等多股上漲。
方正證券指出,白酒作為順周期代表性板塊,與宏觀經濟恢復預期高度相關,行業呈現擠壓式增長,預計分化將進一步加劇,白酒板塊經營穩健性優先,紅利資產屬性凸顯,估值及情緒底部關注中長期發展韌性。當前時點展望來看,多重政策催化下底部已形成,當期板塊PE-TTM為20.4倍,近五年分位數6%,處歷史低位,且板塊股息紅利具備相對優勢。在整體經濟預期好轉下,白酒作為優質順周期資產,估值中樞仍存在修復空間,后續關注財報風險釋放后2025年企業目標的制定,供給端降速收縮預期下,中長期跟蹤政策端改善傳導至需求端恢復的節奏。
2、房地產
南國置業、榮盛發展、綠地控股、財信發展等多股活躍。
太平洋證券認為,9月26日重大會議首次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為房地產行業定下新基調。10月17日國新辦座談會上公布了“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的政策組合拳,隨后央行降息落地,地方層面也加快落地取消限購、限價、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消息面:
1、【海關總署: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同比增長5.2%】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出口20.8萬億元,增長6.7%;進口15.22萬億元,增長3.2%。從出口看,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2.36萬億元,增長8.5%,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4%。其中,船舶、汽車、摩托車出口增速較快,分別增長74.9%、20%、24.6%;家用電器、通用機械設備出口分別增長16.1%、14.5%。從進口看,能源產品、礦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5.1%、4.9%;機電產品進口5.75萬億元,增長8.6%,其中航空器零部件、電子元件分別增長13.7%、11.5%。
2、【證監會機構司司長申兵:A股估值處于相對歷史低位為外資長期配置提供了更優選擇】在11月7日的202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中國證監會機構司司長申兵表示,A股、H股以及境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代表新質生產力方向的企業占比持續提升,從估值水平看,與新興經濟體相比,仍然處于相對歷史低位,這為外資長期配置提供了更優選擇。
3、【中信海直擬開通深圳-澳門直升機航線】記者從中信海直方面了解到,公司后續會開通深圳飛澳門的直升機航線,同時正與相關部門溝通,爭取以非口岸開放的形式,在深圳南頭直升機場設立檢驗檢疫、海關和邊檢出入點,為后續開展定期航班打下基礎。
4、【精準落實醫療救助政策兩部門推動解決信息共享不及時問題】國家醫療保障局7日公布《國家醫保局辦公室、民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醫療救助對象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原則上,新增醫療救助對象自身份認定之日次月起享受醫療救助待遇,動態調出醫療救助對象自救助對象身份退出次月起停止享受醫療救助待遇。按醫療救助對象動態調整日期,在享受救助待遇時限內的,經救助對象申請可在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一站式”結算。因部門間信息共享時間差造成救助對象在結算時未“一站式”結算的,患者可在醫保部門權益確認后申請手工結報,確保醫療救助待遇應享盡享。動態調整的醫療救助對象,其資助參保待遇享受政策參照國家醫保局有關醫療救助資助低收入困難群眾參加居民醫保的政策執行。
機構觀點:
東興證券研報指出,經濟基本面有望階段性轉暖。隨著消費刺激政策的落地,四季度消費數據有望有所好轉。目前A股處于牛市的第二階段,強勢震蕩階段。市場呈現強勢震蕩的走勢,體現的是市場信心的持續恢復,市場活躍度維持在較好水平,指數層面維持強勢震蕩,沒有持續性下跌的動力,從題材層面,板塊良性輪動,以重組和科技為主線的行情,市場參與度較好,市場賺錢效應較好。尤其是重組在政策加持下,個股行情如火如荼,通過一二級市場聯動,對提升市場資產質量有利好效應,同時產業方向上也以新質生產力為大方向,各地政府積極推進,為市場提供了更好的信心,政策疊加資金面的不斷改善,市場震蕩格局有望延續。政策持續落地,A股迎來投資機遇。
華福證券研報指出,雖然節后市場整體有所調整,但本輪A股行情依然存在繼續向上的空間。9月底以來國內各項重大利好政策頻繁出臺,持續提振市場信心,股市微觀流動性顯著改善,兩市成交熱度持續處于萬億元以上,大股東回購規模顯著增加,成為市場重要增量資金。結構上借鑒歷史經驗,可以關注當前仍在歷史中樞水平以下、同時行業回購持續回暖的電子、計算機等科技成長板塊。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