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在ChatGPT掀起的熱潮下,國內“互聯網+”領域,無論是搜索、教育、電商、內容,甚至是旅游業的熱情都被點燃了。
2月10日,繼百度宣布將類ChatGPT聊天機器人項目名字確定為“文心一言”后,京東云也宣布旗下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將整合過往產業實踐和技術積累,推出“產業版ChatGPT”:ChatJD。
“中國互聯網企業有海量的數據積累,有越來越多的經過實踐考驗的訓練模型,百度、騰訊、阿里、京東、字節等公司的AI落地服務,在一些領域的應用上比微軟、谷歌、亞馬遜公司的產品更加實用,比如無人駕駛、數字工業、智慧物流等。”速途研究院前院長、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京東推出“產業版ChatGPT”
從技術來看,ChatGPT屬于AIGC賽道,B端應用包括各種“AI+”,C端應用主要是通過與人交互,進行內容生產,如AI聊天機器人、AI繪畫、AI駕駛、AI助手、AI輔助文本生成等。
事實上,作為底層基石的對話系統,ChatGPT在通用性方面已經展現出強大的能力,但在忠實度、可信度、精準度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這主要是由于在中間層缺少垂直的產業知識和領域知識,導致難以在真實應用層廣泛落地開花。有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ChatGPT有望為AIGC打開一個萬億元規模的市場。但AIGC究竟能產生多少經濟價值,取決于能否在各個產業、各個場景中定位到核心需求。
基于產業需求,2月10日,京東云宣布旗下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將推出ChatJD,定位為“產業版ChatGPT”,旨在打造優勢、高頻、剛需的產業版通用ChatGPT類產品。
“ChatGPT的模型可以應用于諸多面向消費者的應用服務。現在微軟旗下的搜索引擎必應(Bing)和Edge瀏覽器內置了ChatGPT,用戶無需訪問ChatGPT就可以使用這項服務。未來,下一個大規模應用的突破口是電子商務,像京東、淘寶這種平臺,每天有大量的用戶向客服咨詢商品,ChatGPT類的模型可以起到智能輔助回答的作用,進而減少客服工作量。”丁道師表示。
但ChatJD不僅僅只有智能輔助回答功能,京東集團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ChatJD將包含1個平臺、2個領域、5個應用。”
據悉,1個平臺即ChatJD智能人機對話平臺,自然語言處理中理解和生成任務的對話平臺,預計參數量達千億級;2個領域包含零售、金融,得益于京東云在零售與金融領域10余年真實場景的深耕與沉淀,已擁有4層知識體系、40多個獨立子系統、3000多個意圖以及3000萬個高質量問答知識點,覆蓋超過1000萬種自營商品的電商知識圖譜,更加垂直與聚焦;5個應用包括內容生成、人機對話、用戶意圖理解、信息抽取、情感分類,涵蓋零售和金融行業復用程度最高的應用場景,在客戶咨詢與服務、營銷文案生成、商品摘要生成、電商直播、數字人、研報生成、金融分析等領域將發揮廣泛的落地價值。
對內容社區是把“雙刃劍”
除了搜索、電商領域,內容社區也被視為是直面ChatGPT“革新”的賽道。2月8日午后,知乎港股快速拉升,盤中漲幅一度超過50%,最后以大漲39.57%收盤。這家內容創作與問答平臺,實時積累海量的用戶點贊互動等投票數據,都讓其具備了AIGC大模型開發的天然優勢。
此前,NLP(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曾推動知乎內容的智能推薦和消費效率,如今要推動平臺內容生態更高遠發展,成為真正既海量又精確的知識庫、經驗庫,知乎需借助UGC(用戶原創內容)和AIGC的高度結合,才有希望形成優質內容的星辰大海。
更值得關注的是,ChatGPT的核心在于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通過大量的語料內容訓練和強大的糾錯能力,對素材進行消化、整理后再進行輸出。這和知乎這種內容價值型的社區可謂高度契合。除了將極大提升內容生產和問答的效率之外,高頻互動模式下對于用戶黏性的增強和產品的進化,也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知乎和ChatGPT有著需求上的共同之處,知乎確實是可以將技術應用到業務中去的,但這也是把‘雙刃劍’,比如用戶提出一個問題,這種模型可以一秒鐘給出幾千、幾萬個答案,雖然豐富了知乎的內容創作體系,但另外一方面也必然會削減專業性。對這把‘雙刃劍’的影響還無法下定論。”丁道師如此表示。
“從本質上來說,驅動我們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包括數字經濟高維創新的遠遠不止ChatGPT這一個產品,或者說相關底層技術,只是因為它面向C端用戶回答問題的趣味性觸發了大眾的傳播熱情,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會關注度短時間內的聚焦化甚至泡沫化,也帶動了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股價上升,后期真正在實操層面落地,還需要有實際的應用場景和能夠形成閉環的底層商業模式支撐。”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