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陳靂
并購重組這個話題,其實在座有很多的上市公司,并不陌生,應該說是解決企業發展的一個核心手段,尤其是在中國。在2000年以后,或者是2005年以后,股權分置改革,給并購重組業務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土壤。2019年1月份,監管層出了一個關于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在今年3月20日做了修訂。
結合當前的主題,我總結了幾個要點:
第一個點,在全球經濟都面臨困局的時候,求質量應該是放到第一位的,未來整個兼并重組這一條業務線,尤其是上市公司如果通過這種方式去擴大自己的資本,或者更好的股價表現,應該是在質量上多下一點功夫。2018年之前,在2015-2018年,資本市場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在重組上做了文章,要么是跨區域的重組,要么是跨產業的重組。比如說礦產公司去收購一個游戲公司,業務沒有關聯,股價翻了好幾倍,這種情況不管是短期還是中長期,應該是很難再出現了。
回到當前并購重組這一條線,不管是監管導向,還是市場導向,核心點是更加重視上下游和橫向的關聯業務的銜接,這是放在第一位的,意味著未來這個業務如果跳離開這個框架,不管是審核角度,還是自身被資本市場接受的角度,中長期基本上會打回原形。所以第一個方面是重資產。
第二個點,核心點和資本市場相結合,既做加法,也要做減法。大家都知道,注冊制全面推行是未來的大方向,在注冊制推行之后,不光是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這一變革從量上來講是非常驚人的,所以在科創板初期,你會發現有幾家科創板的企業,就是以前主板公司的分拆公司,只要它質量夠好,即便做了分拆的減法以后,資本市場依然買單,甚至上了科創板之后,市值比主板公司的股價還要好。
核心點就是資源的優化和規模效益,如果未來我們在座的上市公司不是按照這個導向去做,我相信這個資本市場最終要算一下這個成本價,是否真的能夠提升你的規模效益。今年或者是這兩年以來,中國有一家鋼鐵企業非常特別,寶鋼,先吞并武鋼,還有馬鋼,打造起了一個中國全球第一的鋼鐵產業企業。你的規模越小,攤銷的成本越低,所以走這種重組之路,無論從成本角度,還是從企業發展的角度,都是可以落地的。
第三個點,我覺得應該講一下,規則和風險。我們知道,在今年以來的各項金融政策,不管從監管的角度,還是市場分析的角度,我們發現,處罰的力度越來越大,前所未有,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注冊制開了以后,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現在排隊大概有2000多家,不可能只進不出,這個出通過什么樣來體現?第一,企業經營不善,沒有兼并重組,肯定是退市;第二,對財務造假和內幕交易,加強了超常規的處罰。
證券行業的案例,國金證券和國聯證券,本來預想很好,蛇吞象或者是業務互補,就是業務披露方面的問詢,所以終止了,這類的例子非常多,未來很有可能董監高小的疏忽,就導致這個業務出現難以維系的情況,所以,既要講規則,也要講風險。
第四個點,今年以來并購重組出現一個新的演變特征。截止到12月1日,全國的并購案例數量是在1.9萬億,同比增長了136.2%,一個是企業自身的需求,另一個是經濟不好的情況下,不好的企業不一定要完全退出,可以在產業鏈上做一個優化。這種情況下,整個數量增長了一倍以上。A股市場截止到12月1日是有1933起并購,其中完成了有646起,經營中有1347起。
今年很多并購重組,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大家都可以發現,國企和民企這種深度融合,如果關上門講,最核心的一個點就是你的現金成本是不一樣的,先不說渠道和管理,還有技術。現金成本不一樣,意味著國企可以提供給民企一些相應的東西,民企的優勢比如說在技術管理方面也有它的一些互補性,那么這種融合其實是一個大的方向,跟以往不一樣,也是一個新的特征變化,所以我們有時候開玩笑說,如果說整個經濟形勢我們面臨著難題,如果這個產業鏈需要調整,那么國企和民企的有效融合,我覺得既是方向,也是難題。
第五個點,如果談兼并重組,資本市場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選方向,選賽道。最終,買單人會算一筆賬,這個賬就是值不值這么多錢。如果我是C輪和B輪的投資者,將來的溢價空間有沒有,你要選貼合資本市場的賽道,做好轉型升級的工作,哪怕沒有兼并重組這一條業務線,未來的方向在哪,從我們相關的政策里面,可以看到,其一,我們看到“十四五”規劃里面提出了新經濟、新能源、新區域等相應的概念,包括之前的新老基建這一塊,也提出了七個主要行業的方向。其二,國家需要怎樣的一個營商環境,或者怎樣的核心競爭力,金融是核心競爭力,這是國家定調的。除此之外,科技行業存在著太多的短板,醫藥行業也存在太多的技術替代點,還有高端制造業,都蘊含著非常多的機會。
昨天晚上有一個新聞,是任正非總最近在煤炭企業,在鋼鐵企業,在有色企業,在跑企業,他們可能會問一個通訊行業的龍頭企業老總,為什么跑到傳統企業去了,這就是未來的一個賽道的結合。我們知道,很多傳統企業也需要5G改造,智能化的改造。在這個產業鏈上去做相應的文章,不管做兼并重組業務,還是其他的業務,絕對是貼合方向的。相當于內循環的角度,是在尋找新的田地,而不是貧瘠的土地,都沒有營養和養分,我還要去耕它。所以從這個點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傳統企業和科技企業都在轉型。
在我上臺前,我剛刷到一個段子,說美國的那些高科技企業龍頭都在思考什么,在思考量子科技,在思考未來的AI、人工智能,在思考搬到火星上去。中國好多的龍頭企業在思考團購,降價,占領三四五線市場,這是一個矯枉過正的時候,對于很多企業應該格局更高一點,應該選取未來我們最短板的行業和最代表前瞻性的領域。總結來看,包括像科技領域,還有高端的消費領域的產業升級,還有服務升級等,這是我們的方向,而不要去做并購性的東西。從最近這幾年的股價來看,游戲和電影類的公司,基本上全被打回原形,這是一個建議。
從業務角度看最大的一個風險是什么,就是債。永城煤電之前上了很多并購重組的項目,把中小企業周圍全收了,如果在好的經濟環境里面,需求沒有向下,都沒有問題,但是一旦需求向下,所有的矛盾和現金流都會暴露出來,這個債的問題也在集中反映出來。所以我特別提示一條,在新的并購重組管理辦法條例第11條和第四節里面,強調了一點微量的業務必須債權債務處理合法合理。
具體到并購業務角度來講,對于債務進行全方位的研究,這個企業的債到底怎么樣,抵押了多少遍,這是不可忽視的重點。所以不管結合選方向,還是選賽道,有些東西一定要落地。我就匯報到這里。謝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