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喜歡看直播嗎?現在直播行業可是一片火熱,在“萬物皆可直播”的當下,不少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也紛紛下場,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其直播內容大致分為新產品首次發行、產品推介、投資知識科普、市場行業現狀分析解讀等。
理財直播現在十分火熱。4月11日晚,《證券日報》記者打開支付寶進入某基金公司的直播間,主播正在賣力介紹中,并表示今晚24時他們的新產品將重磅發行,同時會有10萬元紅包開搶。此時該場直播的觀看量已達30萬次。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理財直播之所以火熱,直接原因在于人們投資理財意識的不斷提升,以及直播帶貨的繁榮。借助直播平臺,基金公司、保險機構等金融主體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投資知識普及、研究理念介紹、市場觀點分享等信息,并且可以借助用戶的反饋來更好地優化自己的服務。不過,理財直播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卻是魚龍混雜,而且操作中往往會觸碰合規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風險意識與辨別能力不強的用戶,容易上當受騙。
比如,絕大多數基金銷售公司在進行直播時,會有要求的發放一些紅包。《證券日報》記者按提示進行互動后,搶到了“0.58元財運紅包”,而該紅包在購買該公司基金產品時可直接抵扣現金使用。那么,這一行為是否合規呢?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表明,嚴禁基金銷售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在從事基金銷售業務時,采取抽獎、回扣或者送實物、保險、基金份額等方式銷售基金。因此上述行為違反了規定。
那么理財直播市場的合規性如何得到保障?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理財直播要加強監管,防止其誤導投資人”。理財直播發布方需要有資質,運營方要對其直播內容進行留檔,對其誤導受眾的內容方面,未來需要明確舉證責任倒置,不留檔的責任歸于發布方,如果理財企業有虛假陳述理財產品的行為,要堅決處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者在進行金融投資時需量力而行,不偏聽不盲從,力戒不勞而獲、貪心無度,要在實踐中總結并樹立科學理性的金融投資、消費觀念。”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09:56 | 美諾華上半年凈利預增超140% 營收... |
09:35 | 凝聚全球青年生態保護智慧 華泰公... |
08:51 | 日發精機海外子公司被銀團接管 企... |
23:53 | 長華集團獲新能源車企定點開發 預... |
23:53 |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聚焦前... |
23:53 | 萬科年內第六次獲深鐵集團借款 累... |
23:53 | 東軟集團:思芮科技已納入公司合并... |
23:53 | 讓折疊屏成為用戶“主力機” 榮耀... |
23:53 | 商業航天駛入發展快車道 相關概念... |
23:53 | 阿洛酮糖成為新食品原料 我國代糖... |
23:53 | 楚天科技: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 |
23:53 | 邁向高質量發展 多個行業掀起“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