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相當嚴峻。”7月15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和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各自召開的發布會上說了同一句話。
后者說的是疫情形勢。在新冠新增確診病例以三位數速度增長超一周后,東京終于再次拉響警報,當地政府15日午后宣布將疫情警戒級別上調至最高級即第四級。
截至7月15日晚8時許,日本新冠病例日新增449例,累計確診23720例,累計出院19204例,累計死亡997人,重癥病人為38人。
東京拉響最高級別防疫警報
自5月末解除緊急狀態后,6月末至7月初以來,日本疫情出現大幅反彈,更是在7月10日創出了日新增430例的近期峰值。
東京首都圈的反彈尤其嚴重。進入7月以來,東京的日新增病例數保持三位數的增速,其中,在截至7月12日的4天內連續日新增200例以上。
截至7月14日的一周內,日均新增病例數為173.7人,為前一周的1.5倍,而日均新增病例數中又有77.3人感染經過不明,這一數字為前一周的近2倍。東京疫情專家小組表示,如果照此速度發展下去,那么四周后,單日感染經過不明的病例數將在目前的水平上暴增16倍達1200人,再過四周,將達246倍。
基于上述感染正在擴大中的情況,東京政府決定上調至最高警戒級別。另外,由于東京目前的新冠住院人數較上周增加了1.6倍,截至7月13日,東京共有651人因新冠住院,因此政府還上調了醫療體制的警戒級別至第三級即“有必要強化”。
小池百合子要求商家嚴格遵守政府的防疫指引,做好測溫、消毒等日常防疫工作;如有必要,工作人員應做核酸檢測。她呼吁民眾不要前往未嚴格遵守防疫指引的商家,尤其是餐飲和夜生活場所。
東京此波疫情反彈的最大源頭為夜店等夜間娛樂場所,這也導致了大部分的感染者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群,重癥化風險小,但目前已向其他年齡層和在其他場所中蔓延。
據小池百合子介紹,目前20多歲人群占到了此波感染者的四成以上,60歲以上人群占到了一成,10歲不到的低齡感染者也正在上升中,感染已開始向其他年齡層擴散。場所方面,養老院、幼兒園、家庭和公司等也相繼出現了感染案例。
此外,東京疫情已波及到周邊地區,日本首都圈向來人員流動頻繁,此波反彈以東京娛樂場所為中心不斷向外擴散,形成了首都圈的傳播鏈條。周邊的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等地在近期也出現了大幅反彈。不僅如此,日本其他大型都市圈亦有反彈的跡象,7月15日大阪通報了61例新增,僅次于4月20日創出的84例。
日本醫生會會長中川俊男在7月15日下午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出現了感染再次大幅反彈的征兆,希望全國民眾保持警惕。他還表示,鑒于對經濟狀況及日本其他自身情況的綜合考量,還不到再次宣布緊急狀態的時候。
經濟復蘇之路更顯崎嶇
疫情反彈讓日本的經濟復蘇之路顯得更為崎嶇起來。
在疫情面前,向來沖在最前面“大放水”的日本央行顯得有些束手無策。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7月15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日本經濟的形勢極為嚴峻,盡管預計在下半年開始漸漸復蘇,但鑒于全球疫情形勢,可能復蘇的節奏會非常緩慢。
他還稱,就目前日本的基本面而言,生產和設備投資已觸底開始反彈,但服務業比如旅游業在疫情沒有得到成功控制的情況下難以完全恢復。“(日本)央行將密切關注疫情走向,在必要時將毫不猶豫采取行動。”
星展銀行7月15日發布的評論指出,鑒于工業生產、零售數據和出口,日本二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會環比年化下跌超20%,日本央行面臨繼續下調經濟增速預期的壓力。
日本在5月25日全面解除全國緊急狀態,根據當時發布的復工復產路線圖來看,7月10日起民眾可去異地旅游。為了促進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經濟盡快復蘇,日本國土交通省7月10日發布消息稱,將把原定于8月上旬開始的國內游補貼項目提前至7月22日開始,將對7月22日以后出發的國內游實施補貼,補貼上限為每人每晚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11元),形式為住宿費打折和優惠券。
但在疫情反彈之下,這項名為“GoToTravel”的補貼項目能否如期實施已成疑,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在眾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將就是否如期實施向政府專家小組征詢意見。
“東京居民是日本國內游的主力,由于近期疫情反彈,這個‘GoToTravel’項目已經開始遭到地方和學者的反對。”(日本)亞洲成長研究所研究部長戴二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戴二彪認為,目前這一波疫情反彈盡管在數據上與三四月份高峰期相似,但深挖一步,從感染人員構成等細節并結合目前的醫療體制準備程度而言,風險應該比之前小,仍需保持警惕,但日本推進經濟恢復的方向不會因此改變。
“在二季度非必要的活動是完全停止了,目前大家認為對于日本二季度數據受到的沖擊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大,超過20%的環比年化萎縮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再看眼下的三季度,估計情況不會立即恢復,第四季度則因疫情有可能反復而顯得不確定性更高。”戴二彪說。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