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郵輪旅游市場驟然降溫。攜程近日宣布2018年秋天將關閉旗下首家本土豪華郵輪公司天海郵輪。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中國郵輪旅游人數增速下滑,2018年郵輪旅游人數可能出現負增長。在此背景下,外資郵輪巨頭2018年將削減在中國市場的運力投放。
“沒想到中國郵輪市場回落這么快。”上海海事大學亞洲郵輪學院理事會秘書長程爵浩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渤海輪渡下屬子公司渤海郵輪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宜強則表示,“我們進入郵輪行業時考慮到了會有困難,但沒想到市場環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郵輪行業這么快就進入了調整期。”
面臨向下拐點
3月20日,攜程和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宣布,雙方將于2018年秋季關閉天海郵輪合資公司,并出售給TUI集團旗下的Marella郵輪公司。
2013年12月,攜程聯合磐石資本等機構組建了中國第一家本土豪華郵輪公司天海郵輪。2015年5月,天海郵輪旗下“天海新世紀號”首航。彼時,天海郵輪董事長兼CEO范敏雄心勃勃,并表示未來天海郵輪將引入更多的郵輪,組建本土豪華郵輪船隊。
攜程相關負責人近日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各方最終決定關閉天海,主要因為股東在全球市場戰略配置的變化。“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全球主要的郵輪公司都在配置新的大船進入中國市場。天海郵輪作為本土品牌,難于和其他郵輪公司進行競爭。”
年報顯示,2017年渤海輪渡子公司渤海郵輪有限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虧損3991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虧損1413萬元。
郵輪市場的變化并非僅反映在個別公司身上。在連續十年保持40%-50%的高增長之后,2017年中國郵輪市場出現增速放緩現象。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郵輪旅客出入境人次為495.5萬人次,同比增長8%,11個郵輪港共接待郵輪1181艘次,同比增長17%。
2017年以來外資郵輪公司也逐步削減了在中國運力投放。兩家郵輪巨頭皇家加勒比和嘉年華公司2018年分配給中國市場的船舶占比為5%到10%,均下調了分配給中國市場的船舶比例。
2017年4月,在國內運營3年后,公主郵輪旗下的藍寶石公主號宣告離開中國市場。同時,公主郵輪在中國市場的另一艘郵輪盛世公主號,將于2018年-2019年間暫離中國市場。2017年10月,皇家加勒比旗下海洋神話號因被收購而推出告別航次;2017年8月,海洋水手號暫別中國母港。
“從2018年各大郵輪公司船期安排情況看,2018年中國郵輪旅游人數將繼續下降,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程爵浩說。據行業權威期刊《CruiseIndustryNews》預測,2018年中國將有240萬中國游客搭乘郵輪,較2017年的280萬有所下降。
供需矛盾突出
短短三四年時間,出現郵輪市場“玩家”紛紛離場的情況,中國郵輪市場發生了什么變化?
“一是沒想到中國郵輪市場回落如此迅速。原以為郵輪產業增長太快了,后面可能要減速,但沒想到減的這么快。二是沒想到價格戰如此激烈。”程爵浩直言,早期日韓6日5晚航線的價格為4000元-6000元左右,現在主打的日韓5日4晚航線價格才2000元-3000元,有些航次尾倉甚至跌倒1000元以下。
3月2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遨游網上看到,預售的皇家加勒比海洋贊禮號“香港、福岡、下關7日游產品”3400元起。歌詩達郵輪“日本佐世保福岡6日游產品”2000元起。
程爵浩表示,郵輪產品價格走低從2012年開始。隨著運力增加,價格逐步走低。國內郵輪市場價格戰同樣使得外資郵輪整體業績走低。2017財年前三季,嘉年華郵輪在中國市場的郵輪票價收入同比減少2900萬美元。
“價格戰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郵輪市場運力過剩。”姜宜強認為,中國郵輪市場短期運力投入過于集中,特別是國外郵輪公司前幾年扎堆進入中國市場,導致供需矛盾突出,市場處于逐步消化的過程中。“供需矛盾導致價格戰,郵輪收入下降又導致品質下降,陷入惡性循環。郵輪旅游體驗打折扣,游客的期望值下降,導致攬客越來越難。”
程爵浩認為,導致國內郵輪市場急劇變化的原因有幾方面。一是目的地單一化,產品同質化;二是銷售渠道不暢,難以及時消化運力投放。從海外市場情況看,銷售網絡成熟,基本上70%散客通過旅行社預定,30%的直客通過郵輪公司買票。“而中國郵輪市場普遍采用旅行社包船模式,為了使每個航次填滿,大家就想辦法甩艙。甩著甩著,低價的郵輪消費習慣也形成了。”
此外,渤海輪渡董秘寧武認為,國內郵輪產業起步晚,缺乏與郵輪產業配套的餐飲、旅游、免稅店等產業。本土缺乏政策配套支持,以及游客消費理念差異等問題,也是制約國內郵輪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本土化進程加快
姜宜強認為,“郵輪行業從被寄予很高期望到發現很多問題,中國郵輪市場進入了調整期。但從產業本身看,郵輪仍是朝陽產業。”
2017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認為,國內郵輪旅游市場逐漸由“高速發展”向“平穩發展”轉變。國內郵輪港口接待量、出入境郵輪游客接待量的增長速度下降。這與郵輪市場規模基數大幅度提升有直接關系。未來,國內郵輪應該推出更多自由組合式產品,以特色化、多樣化吸引更多游客,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和服務價值。
寧武認為,郵輪行業是新興產業,從海外市場的發展歷程看,郵輪產業從初創期、發展期進入成熟期大概20年時間,此后一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高位。對于國內市場情況,過去幾年游客增幅大,市場潛力也大。此外,海外成熟的郵輪經濟產業鏈很長,郵輪給一個城市帶來拉動的經濟是船票價值的12倍。因此,郵輪產業發展得到鼓勵。
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燮表示,市場放緩并不可怕?;仡欀袊]輪市場發展過程可以發現,市場徘徊并非首次,只不過當初的基數低,業界不是這么敏感。
他認為,構建中國郵輪新生態需要穩健的步伐。中國郵輪生態圈不夠和諧,主要體現在郵輪公司、旅行社和旅客的三方關系方面。市場增長太快的情況下,郵輪旅游參與的三方都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市場增長慢下來,可以讓大家有機會反思過往的發展路徑,優化行業的組織模式,促使行業制度變革,進而構建中國特色的郵輪生態。海外同行的模式不見得適合中國市場,需要各界齊心協力為構建中國郵輪新生態而努力。程爵浩表示,有關部門在想辦法建立機制,加快郵輪本土化進程,包括本土郵輪的建造,成立本土郵輪公司以及本土郵輪產品的設計等。
同時,本土郵輪公司不斷調整經營策略。姜宜強表示,渤海郵輪在經營上比較靈活,公司采取了與大郵輪公司差異化的定位,展開錯位競爭,避開上海、天津這些大港口的競爭,以青島、大連、舟山、防城港和海南等二線港口為主。同時,根據公司船小的特點,針對企業、機構等團體旅游開展精準營銷。
熟悉中國文化是本土郵輪的一大優勢。“郵輪是舶來品,但我們終究比老外更了解中國人,更了解中國文化。”姜宜強表示。“我們的虧損不斷縮小,樂觀的話今年可能扭虧,一季度已經實現盈利。”
攜程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郵輪將繼續成為攜程一站式旅游服務平臺中重要一環,將繼續和全球郵輪公司緊密合作。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