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昌校宇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穩定供應鏈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民航局發展計劃司二級巡視員張清在會上提到,為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確保疫情期間國際航空貨運供應鏈穩定,近期民航局主要采取了四大措施:一是大力增加航空貨運運力供給;二是鼓勵主動對接對外貿易需求;三是持續降低航空物流成本;四是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運輸需求,民航局及時啟動重大運輸任務,著力防范供應鏈“斷鏈”風險。
就此,《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國內多家國際航空貨運相關企業及行業專家,了解企業復工復產及我國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的相關情況。
國際航空貨運項目復工
圓通速遞國際航空貨運項目一直未停歇。截至目前,圓通航空共有12架自有全貨機(7架B737-300F、5架B757-200F),20條國際航線。其中,757全貨機載重量為25T。
圓通航空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9年,圓通速遞不斷加大自有航空與機隊的投入運營及國內、國際航線的深入開拓,開通了西安-曼谷、煙臺-東京成田、長沙-曼谷等國際航線,為圓通速遞參與國內外物流市場競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菜鳥國際航空貨運項目已全面復工。菜鳥總裁助理、速賣通物流事業部總經理熊偉3月29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由于我國全貨機較少,使航空貨運過于依賴客運,難以與貨運的增長需求同步。尤其受此次疫情影響,我國客運航線大量停航,腹艙運力供給嚴重不足,運貨能力受到極大削弱。針對上述現象,菜鳥正在持續擴大常態化包機。
熊偉表示,“截至目前,菜鳥已開通杭州到里加、莫斯科和列日,哈爾濱到葉卡捷琳堡,中國香港到列日、利雅得、特拉維夫等多條國際包機航線。預計3月份至4月份期間,包機總量將達到200架次。以杭州到列日為例,目前已增加至一周5班航班,菜鳥列日機場eHub和菜鳥歐洲卡車網絡也保持高效運轉,確保航班抵達后貨物能快速卸貨并轉運至歐洲各個目的國家。”
此外,記者了解到,預計3月30日至4月5日期間,菜鳥將再增開一條前往東南亞的國際包機新航線,保障國內商家的外貿出口。此外,菜鳥還正在聯合航空公司將客機改成全貨機,增加國際運力。
順豐航空方面,自2月13日以來快速布局13條國際航線(新增開到歐洲、印度和美國的航線),包括2條包機國際航線,全力保障進出口貨物運輸渠道暢通。目前,順豐航空每周執行20班航班,每周承運進出口貨量累計達5872噸。在未來2個月內,順豐航空將繼續整合自有58架全貨機及包機模式,開通更多國際航線,保障國際供應鏈的暢通,協助企業復工復產。
東方航空旗下的東航物流也已全面恢復了全貨機運行,并推出定制化全貨機服務,實行“國際轉機+包機”、“國內飛機+卡車航班”的速運模式,確保國際航線不斷航,物資運輸高效轉運。
《證券日報》記者從東方航空公眾號——MU東東腔了解到,截至目前,東航物流的全貨機航線區域已經覆蓋了美國的芝加哥、洛杉磯,歐洲的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亞洲的新加坡、曼谷、大阪、東京、首爾等諸多航點。
全貨機數量是重要指標
值得關注的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發布會上,多次提到“全貨機”一詞。德邦基金基金經理夏理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國際物流航線和全貨機數量是衡量一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的主要指標。雖然我國目前在這兩方面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但是近幾年以順豐和圓通為代表的物流企業,以及以三大航為代表的航空公司正不斷拓展國際貨運網絡線路、增加其全貨機數量,加速提升國際貨運運輸能力。”
對于民航局采取的四大舉措,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認為,將有效提升中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不過,當前國際航空貨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需求端的臨時波動。夯實國際航空貨運基礎設施是一項長期規劃,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還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協調上面,尤其是強化物流企業和航空公司的合作,以及加強國際多式聯運能力。”鄭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