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疫情下,2020年教育行業迎來馬太效應加劇的一年。一方面,頭部公司進一步發力線上賽道,另一方面,堅守線下賽道的機構則正在尋求突破。
12月18日,在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上,多家投資機構人士對教育產業的發展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堅守教育產業
加注原有項目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雖然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投資機構的投資計劃,但多數投資機構卻并未放棄對教育產業的資本賦能,相反,他們仍然堅守初心,加注原有項目的投資,在教育行業加速分化發展的背景下,甄選出更優質的細分領域機會。
峰瑞資本副總裁咸金彤在出席圓桌論壇環節時表示,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布局教育領域,回顧來看,目前與其他機構合作參投的教育項目,所取得的成績還是不錯的。“今年我們在原有的項目基礎上進行了追加投資。對于風投來說,選擇投資標的往往是在還未被驗證商機時,搶先一步進入,如果市場已經看到了機會,此時的估值就會偏高,不存在較高的投資機會。”
華平投資執行董事沈威也表示,公司布局教育行業是比較早的。早在2017年便投資了猿輔導,此后又投資了高思愛學習,同時,在這些公司的后續融資時仍會持續加碼。“今年主要是在被投的項目中持續投資,但也會看新的項目,不過相對要更謹慎些。”
沈威認為,今年教育行業有兩大明顯特征:一是市場上的資金較多;二是頭部效應較強。從這個角度來講,頭部企業在競爭格局中的優勢會越來越大,而持續加投這些企業仍然擁有較好的回報。“公司在2017年投資了在線大班課和在線一對一的頭部企業,那時的競爭格局較為清晰,之所以這樣選擇還是因為賽道的天花板足夠高,都是幾千億元的市場。”他說。
紅杉中國董事總經理翟佳介紹說,疫情提升了頭部在線教育項目集中度,也加快了頭部在線教育公司的發展,因此,公司把資金更多地投在了已經投資的頭部企業當中,比如作業幫、火花思維。
借助資本
挖掘更多細分領域機會
在多位創投人士看來,堅守教育領域、加大對原有項目的投資已成為了共識,同時,也需要借助更多資本力量,在教育產業細分領域中挖掘更多機會。
華創資本副總裁魏緒表示,“雖然公司今年并沒有出手新的教育項目,而是對已經投了的項目進行新的‘加注’,但是我們相信創新的價值,也就是在做項目篩選的時候會很看重本身的創新性,而創新可以分成商業模式的創新、本身內容的創新、技術的創新等幾個部分。對于接下來在投資過程當中將比較在意的細分賽道,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一個學科或者某一個賽道,更希望看到一些在供給端,也就是產品端和內容端有變化的教育公司。目前大部分公司還是在模式上、渠道上創新,但是從教學的本質來說一直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
魏緒介紹說,“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和科技的結合,但是還在比較早期的階段,大家還在嘗試和摸索當中,未來這一塊應該還是會有很大的機會。”
咸金彤也表示,目前投資最關注的已經不是學科和學段問題,而是新的教育與交互形式的誕生,例如未來視頻發展,以及可能超越視頻的交互形式,這是比較關注的。另外,就是新人群,新的需求者需求點在哪里?因為需求是在增加的,例如現在K12的各個細分賽道都已經有相對比較優秀的創業者,對于早期機構來說,能做的就是關注一些在教育形式上的創新。
瑞銀證券教育行業研究主管劉耀坤表示,長期來看,在線教育的問題是獲客成本,但這不是最大問題,獲客成本較高這種短期危機,對于投資機構來說也是很好的篩選機會。未來什么樣的企業能夠在這場競賽當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是管理層團隊的水平,因為公司上市以后業務不是一成不變的,管理團隊的實力是企業一個非常核心的要素。
對于在線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劉耀坤表示,短期的重點在獲客渠道端做差異化,線下獲客目前來看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OMO模式未來在上市公司中有望成為一個新的業績增長點,也是二級市場的亮點。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