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你有多久沒換手機了?
反復的新冠疫情和消費信心不足,令本來就處于下滑態勢的手機行業進一步直面來自消費端的凜冽寒意。
另一方面,面對低迷的市場,即將到來的“618”年中大促也被手機廠商們寄予厚望,紛紛厲兵秣馬積極備戰,希望借此契機刺激消費,拉動全年出貨量。
“今年上半年對手機行業來說,壓力挑戰是比較大的。‘618’是非常強的一個大促節點。這個時候各家競爭也會更激烈,特別在相對經濟下行的時候,可能消費者對價格會更加敏感。”5月近日,真我realme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徐起在接受包括《證券日報》在內的媒體群訪時表示。
消費端受沖擊
手機廠商紛紛下調銷量目標
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807.9萬部,同比下降34.2%。今年1-4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8742.5萬部,同比下降30.3%,其中,5G手機出貨量6846.9萬部,同比下降25.0%,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8.3%。
“當前最大的痛點是,除‘壞了必須換新’外,手機非剛需,購買者對未來收入、支出的預期偏悲觀,會影響到5G手機購買決策,拉長非必需的手機更新周期。”獨立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外,生產工廠是否能穩定生產,物流是否暢通,手機體驗是否有質的飛躍等因素也影響了手機出貨量。
“因為疫情突襲,北上廣深等手機一級市場遭受重創,甚至還波及到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等中國經濟發達的區域,這些區域基本是手機的二級市場,也是中國手機廠家產品力攀高端的市場基石。”潮電智庫董事長孫燕飚對《證券日報》記者道。
同時,市場上也頻現手機廠商砍單消息。據媒體日前報道,中國三大手機品牌廠中OPPO、vivo已通知供應商,未來幾季將砍單約二成,小米也已下調了2022年全年的銷售目標,從2億降至1.6億-1.8億。
另據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預測,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或驟減2億臺。
徐起表示,根據市場環境變化,realme今年總的方向會做一些動態的調整,全球總銷量目標大概下調10%-20%。
今年年初,真我realme曾定下的銷量目標是同比增長50%達到9000萬臺左右。這也意味著此次下調后,真我realme今年最新的銷量目標為7200萬-8100萬臺。今年一季度,realme全球手機出貨量達1450萬臺,同比增長13%,已完成全年目標的五分之一左右。
“realme從成立到現在,靈活性是我們在手機行業里面比較大的優勢之一。同時,realme也是一個年輕的品牌,公司在成立的時候堅持輕資產、快速、高效的模式,包袱比較小,市場作戰能力比較強。應對市場整體挑戰來講,realme已經組織了比較高效的團隊,能夠適應不同市場環境的變化。目前,公司大概下調了10%-20%的銷量目標,并且做了渠道及供應鏈相應的部署。”徐起說到。
“618”越來越“卷”
能否成為行業回暖契機?
面對低迷的市場環境,對于手機廠商們來說,往年本就競爭激烈的“618”大促,今年愈發“卷”了起來。
5月22日,小米開啟“618”促銷,并公布了全平臺產品降價方案,最高降500元。5月23日,iQOO開啟“618”預售,預售期間多款機型享立減優惠,至高直降1400元,號稱品牌史上最大的直降力度。5月24日,OPPO啟動“618”大促,推出6款新品以及8億補貼購物福利,包括付款立省、免息分期和定金抵扣等多項優惠。
5月26日,真我realme召開了主題為“王炸開場”的真我“618”盛典,宣布了一系列“福利”,包括發布定制真我GTNeo3火影限定版與新品真我平板X,以及帶來手機及AIoT等多款產品優惠福利,正式啟動“618”大促預備戰。
“從競爭來說,‘618’期間各家提供的產品是比較內卷的,例如同樣在2000元-3000元價位段,各家都有比較豐富的產品。這時候要更多想清楚每個品牌提供的產品,是否可以切中最核心的人群需求。例如2000元-3000元的價位段產品,對于realme來說更多聚焦于游戲的人群,所以我們在這個價位段里面非常簡單,提供最主力的就是GTNeo380W、150W的版本,在這個價位段里面,我們如何讓更多對游戲感興趣的年輕群體選購realme,這可能構成我們與其他競爭對手的競爭壁壘。”徐起介紹到。
雖然各家手機廠商都翹首期待通過“618”實現銷量的突圍,但對于“618”是否能成為觸底反彈、行業回暖的契機?徐起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認為“‘618’一定會帶來上半年的高峰,但是整個市場的回暖沒那么快,至少要到第四季度才有逐漸回暖的跡象。目前來看,靠‘618‘節點來拉高三四季度整體的轉折點,我覺得是非常困難的。”
“六月份能否回暖,還是要看北上廣、長三角等這些地區的情況,這些區域是電商消費的主力,”在孫燕飚看來,目前下行的手機市場行情,至少還會延續到第三季度。
(編輯 張明富 才山丹)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