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5月27日,鹽湖股份發布了關于調研信息活動的公告,公告顯示,2023年公司將積極推進做好“走出鉀”戰略,推動優勢資源、資本、技術、市場嫁接。同時,加大市場考察,積極尋找國外資源以促進合作,進一步鞏固鹽湖股份在資源開發和鉀肥生產上的地位。
鹽湖股份董秘李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承擔國家“糧食安全、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的重要責任,切實把國家的任務、農業的需求、企業的發展融為一體,在確保現有鉀肥生產穩定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走出鉀”戰略,實現“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雙輪驅動,做大、做強、做優鉀產業。
實際上,不僅僅是鹽湖股份,這幾年有不少鉀肥龍頭企業都在持續加大海外鉀肥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9月份,亞鉀國際歷時17個月建成第一個100萬噸鉀肥項目,并于2022年3月份成功實現達產,成為我國企業在境外的第一個百萬噸級鉀肥項目。2023年1月份,該公司僅用10個月即實現第二個100萬噸項目選廠投產,將鉀肥產能提升至200萬噸,成為在東南亞鉀肥生產規模最大的中國企業。公司第三個100萬噸鉀肥項目預計在2023年底建成投產,并力爭在2025年前實現500萬噸的產能。
此外,今年2月17日,藏格礦業兩家全資孫公司成都川寮聚源實業有限公司、Zangge Mining International Pte.Ltd.、老撾兩家當地合作方與老撾政府簽署了《萬象塞塔尼縣巴俄縣鉀鹽勘探協議》。根據協議,公司于老撾萬象市塞塔尼縣和巴俄縣的勘探特許經營區面積分別為198.97平方公里和199.29平方公里,已發現的礦產資源包括光鹵石礦、鉀石鹽礦等,預計氯化鉀資源量總計約6億噸,初步規劃一期產能為200萬噸/年。
金聯創化肥分析師代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老撾礦藏豐富,資源稟賦條件較好,適于規模化開發鉀鹽項目;礦藏埋藏深度較淺,開采成本低,且當地勞動力低廉;同時老撾臨近東南亞市場,可以幫助解決產能消耗問題。
鉀肥企業積極“走出去”,主要在于國內鉀肥資源近一半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較高。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鉀肥需求國,但國內鉀礦資源儲量卻相對較低且可持續供應能力不足,尤其缺少可溶性鉀資源。”代莉表示,因此,鉀肥行業海外找鉀刻不容緩。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