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據央視報道,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越南、泰國、印度等紛紛上調出口稻米價格,部分地區創出11年以來新高。7月16日,國家商務部發布商務預報,國內多地批發市場秈米、粳米價格穩定,部分地區穩中趨降,國際稻米價格上漲并未對國內交易造成影響。連日來,多地報告早稻豐收在望,正抓緊時間搶種晚稻。受訪上市公司表示,正為農戶準備種子、農藥、農機、化肥、工程機械等,協助其擴大高產農田規模,爭取奠定晚稻豐收基礎。
國際稻米大漲國內米價穩定
中華糧網數據統計,中國、印度、孟加拉國、印尼、泰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大米產量位居全球前六位。央視報道,作為全球第二大大米主產國,印度的水稻生產受到阻礙。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印度降雨量較以往減少8%,夏稻播種面積同比下降26%。
7月10日,國家農業農村部發布統計數據,泰國100%B級和5%破碎率大米曼谷離岸周均價每噸分別為542美元和528美元,環比均漲2%,同比分別高23%和24%。
然而,國內稻米批發市場價格波瀾不驚。7月16日,國家商務部發布商務預報,全國粳米批發價格穩定在5.2元/公斤,秈米批發價格穩定在4.93元/公斤,四川、海南、湖南、江西等地稻米批發價格穩中略降。
全國秈米價格維持穩定(圖源:國家商務部)
全國粳米價格維持穩定(圖源:國家商務部)
為何國際稻米價格上行,國內稻米價格維持穩定?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曹二保教授表示,“我國是水稻年種植面積、年產量第一大國,2022年我國稻谷種植面積2945萬公頃,產量2.08億噸。印度作為稻米出口第一大國,年出口量僅為2112萬噸,占全球稻米出口量41%;越南作為稻米出口第二大國,年出口量僅為627萬噸,占全球稻米出口量12%,兩者體量與我國相比甚小。我國水稻產業產量巨大,產效較高,又在優質稻種、高產農田、高效農機、先進農藥及化肥領域有頗多建樹和應用,當不會因為體量甚小的國際稻米交易市場波動而跟隨波動。”
上市公司助力水稻雙搶行情
雙搶,是在夏忙時節搶收早稻、搶種晚稻。央視報道,全國多地進入早稻收獲時間,目前收獲率已接近三成。過去,為搶得早稻晚稻豐收,農戶需要動員全家上陣,而今,得益于高產種子、高效農機、先進農資及工程機械的助力,大大減輕了雙搶的勞動強度,同時夯實了取得豐收的基礎。
隆平高科、農發種業、西科集團、大北農等企業提前準備高產稻種,并通過國家審定且投放市場使用。隆平高科工作人員介紹:“我們在水稻新品種方面有了較多突破,一是雙抗品種實現突破,部分品種適宜推廣區域覆蓋長江中下游等重點市場;二是新審定品種綜合性狀質量明顯提升,部分品種兼具高產、綠色和優質特;三是新審定一批高檔優質稻品種,部分品種品質達到部標二級以上;四是兼具綠色優質、高產穩產特性的多個品種實現跨區域審定,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提升水稻產業競爭力。上述品種均在本次夏忙時節投放市場,目前已得到部分地區的積極反饋。”
中聯農機、一拖股份、星光農機、農友農機、沃得農機等企業已提前準備高效農機,并結合國家農機補貼投放市場。農友農機銷售代表羅向東介紹,“除了旋耕機之外,我們最近向市場發送了大量輕便型碾米機和飼料機,可使用生物質燃料作為動力,盡快將稻谷和秸稈轉化為稻米和飼料,節約農戶的勞動時間,降低勞動強度。”
湖南海利、興發集團等均表示,已提前生產先進農藥及化肥,并發送至前置倉庫中,可供農戶采購使用,確保供應無虞。
山河智能董秘王劍介紹,“今年國家對高產農田擴產、高標準農田擴產、荒山荒地復墾等提出明確要求,地方加大對應補貼和獎勵力度。為修護農田和基本水利設施,鞏固水稻豐收成果,農戶采購、租賃挖機的積極性明顯上升。我們正安排技術人員在夏忙時節開展質量萬里行活動,爭取為奠定晚稻豐產再做貢獻。”
(編輯 喬川川)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