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近幾年隨著PPP模式的興起,作為城市建設領域主力軍,PPP模式已然成為工程類央企參與城市建設的主流投資模式,同時這種模式也占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據PPP有例數據服務平臺發布的《全國PPP領域六大央企發展形勢》報告顯示,近三年,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建筑、中國中冶、中國電建等工程類央企領銜的央企社會資本,在PPP市場中的投資總額超過3.8萬億元,占比超過45%。
然而,自去年11月份以來,包括財政部、國資委、人民銀行等部門相繼出臺了多份有關規范治理PPP模式的文件后,市場一度認為PPP模式將進入冷凍期,尤其是國資委發布的192號文件——《關于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從負債率以及投資占凈資產的比率等指標角度對央企參與PPP項目做了多方面的限制,而這對于負債率較高的工程類央企而言,可謂苦不堪言。
但在北京榮邦瑞明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民看來,雖然192號文的出臺對于央企來說,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短期內工程類央企在城市建設領域內的地位和優勢仍然是難以撼動的。不過,若想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尋求新的發展,那么提質增效、降杠桿無疑成為了工程類央企必做的功課。
陳民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雖然工程類央企在參與城市建設領域時,有著體量規模大、資質能力強以及經驗豐富多等優點,但從發展角度來看,其弱點同樣明顯:一是主業領域競爭激烈,導致整體利潤率較低。二是政策層面存在部分受限,如“禁止央企亂投資”“要求央企回歸主業”等要求,是限制央企涉獵新領域的主要因素。加之其自身也屬于比較傳統的一類企業,所以在內因外素的結合下,導致工程類央企并不容易在業務模式上實現創新、突破。三是受制于自身的決策機制影響,導致工程類央企在一些創新領域上,步調較為緩慢,在一些看不清行業風險的領域內,很難實現大規模的進入。與民營企業相比,這些都是決策機制上的劣勢體現。
因此,對于工程類央企而言,要想從本質上實現提質增效降杠桿的目的,陳民認為,一方面要在常規管理上尋找突破,另一方面,還要圍繞內核尋求傳統領域升級、探索未來城市內容的發展,尋找更大的市場空間,并從工程建造商向城市運營商轉型。
17:30 | 復宏漢霖:漢斯狀在印度獲批上市并... |
17: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成功上市!樹... |
17:11 | 廣汽埃安再度位列車企自建快充樁榜... |
16:48 | AI賦能服務新范式,共筑財富新生態... |
16:48 | 環球新材國際完成收購默克表面解決... |
16:30 |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落地首筆企業“黃... |
16:17 | 火力全開,激戰正酣!廣發少年籃球... |
16:01 | 坤泰股份戰略落子摩洛哥 面向歐洲... |
15:31 | 禮來穆峰達?多劑量預裝筆京東健康... |
15:22 | 蓮花控股召開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 |
14:59 | 中指研究院:7月份百城新房均價同... |
14:57 | 禮來又一里程碑式頭對頭研究公布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