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指出,各地區各部門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建立跨部門工作專班,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增強協同復工復產動能,維護國際供應鏈暢通。
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應對疫情影響,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部署進一步暢通產業鏈資金鏈,推動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要求更好發揮專項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業紓困發展。
會議要求,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并降低費率。會議還明確,要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的準備工作。
受訪專家指出,繼上周出臺減免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等外貿企業降成本措施以后,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就穩外貿穩外資出臺了“一籃子”措施,這有利于緩解疫情對不少出口企業帶來的沖擊,穩定外貿外資企業信心。
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國務院“喊話”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的工作,讓大量外貿企業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當前中外企業參與廣交會意愿強烈,大量企業期待借此平臺挽回一部分即將丟失的訂單。
會議指出,各地區各部門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建立跨部門工作專班,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增強協同復工復產動能,維護國際供應鏈暢通。會議還要求,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并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專家指出,當前必須高度警惕龍頭企業的外遷,以及由此引發的為其配套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跟隨式外遷,盡快推動龍頭企業的復工。而定向降準并非“大水漫灌”式的寬松,這有望緩解大量中小企業的資金鏈壓力。
“兩高一資”外所有產品足額退稅
會議指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多措并舉穩外貿穩外資。首先是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出口退稅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是退稅率無法覆蓋被加征的增值稅,其二,即便是征多退少,也無法及時足額獲得退稅。
這一方面是因為退稅的負擔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擔,但各地財力不盡相同,隨著增值稅改革的推進,出口產業鏈上的產品被分段征收增值稅,但足額退稅卻面臨著不少技術性問題。
“此次疫情對不少出口企業帶來了沖擊,國常會再次強調,出口退稅除國家不鼓勵的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外‘應退盡退’,并在外貿信貸、出口信用保險上出臺了一系列紓困措施,有利于對沖疫情帶來的影響。”白明表示。
會議要求,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同時,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并降低費率。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明確,要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的準備工作,大力促進對外貿易合作。
根據此前的計劃,2020年春季廣交會(第127屆)將于4月中旬開幕。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此次國常會明確提出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的工作,這穩定了大量外貿企業的信心。
她指出,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廣交會是中國促進外貿發展的重要平臺。當前的問題在于,4月中下旬春季廣交會舉行時,全球的疫情能否得到控制仍未可知,廣交會必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展會籌辦,盡可能地幫助外貿企業保住訂單。
趙萍認為,目前中外企業參加廣交會的意愿都很強烈,中國企業亟需在這個平臺上恢復部分外貿訂單,而在經歷一段時間停工之后,歐美市場迫切希望采購中國商品。此次廣交會將對參會模式的創新提供新的要求,將有更多國家的品牌商、采購商參與網上廣交會,通過視頻洽談、在線展示等達成交易。
白明也表示,目前中國的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這為廣交會的如期舉辦奠定了基礎。“廣交會歷史悠久,未曾中斷,今年疫情確實會有影響,但不足以使這一展會停擺,而且1-2月份中國外貿大幅下降,中外企業都期待借這一平臺把前一段耽誤的生意給搶回來。”
會議還要求,抓緊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使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有關優惠政策。此外,對近期出臺的減稅減費等助企紓困政策,要確保內外資企業同等享受。
白明表示,中國已連續多年縮減負面清單,擴大外資鼓勵類目錄,未來負面清單的每一次“瘦身”都是更高難度的動作和含金量更高的措施,這些措施有利于對沖疫情對外資企業的沖擊。
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
會議還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在分區分級實施精準防控的同時,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
首先要建立跨部門工作專班,加強統籌指導和協調服務,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增強協同復工復產動能。其次,要加大國際協調合作,通過增加國際貨運航班等措施,維護國際供應鏈暢通。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所工程師張亞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中國水、電等基礎行業保持正常運營,食品、生物醫藥、防疫物資等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基本打通,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企業復工時間參差不齊,很多企業的復工受制于上下游產業鏈的阻塞,缺少原材料與中間品。
她指出,作為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中國已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中,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延遲復工復產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一定影響。
工信部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研究員陸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短期來看,本次疫情防控導致的停工停產、物流阻滯、原材料價格攀升、人員返崗難等,給全球產業鏈帶來較大壓力,比如湖北省內汽車零部件企業近1.2萬家,受疫情影響,當地零部件工廠供應中斷,直接導致了現代、雷諾等全球汽車巨頭企業減產甚至停工。
對于中國是否會因前期的停工而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有所松動,趙萍認為,全球供應鏈一直都處于動態調整過程中,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當中的位置取決于中國的核心競爭力。
她認為,中國首先擁有最豐富優質的勞動力資源,工人生產效率高,熟練技術工人數量眾多;其二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最全工業體系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的41大類,191個中類和525個小類的工業部門在中國都能找到配套企業,多數主要工業品的供應鏈,在中國既可以找到供應方,又能找到需求方。“疫情的短暫停工不會對這些核心競爭力造成本質性損傷,也不會導致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當中的松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還要求,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并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趙萍認為,受疫情影響,當前中小企業資金鏈依舊吃緊,定向降準將在流動性上給予定向扶持,比如外貿領域,中小企業占比特別高,民營企業在出口當中的占比前兩個月已經達到了51.6%,定向降準有利于緩解這些企業的資金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繼美聯儲于3月3日晚間緊急降息50個基點以來,為對沖疫情與經濟下行的影響,多國央行正在掀起一輪全球降息潮。
趙萍認為,定向降準并不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的寬松,今年前兩月中國的M2增速并未超過9%,近年來M2增速也一直保持平穩,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仍是穩健的。
她指出,相較于其他國家的普遍性放水,短期內中國的紓困措施更加強調“定向扶持”,其目的就是為了應對疫情,緩和對中小企業資金鏈壓力,而非“大水漫灌”式的寬松。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