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保護是資本市場永恒的話題。在近日的金融委會議上,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被列進專題進行研究,會議點名了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也提出要強化投資者保護,加大違法違規懲處力度。強化違法成本,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成了當務之急。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是重中之重,這是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源頭,有必要對造假企業從嚴監管,同時,強化中國特色的集體訴訟制度,讓造假者付出代價,這是對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最大的保護。
監管從嚴
提高上市公司違法成本
金融委會議提及“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上市企業無視法律和規則,涉及財務造假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惡劣行為”。
近期有中概股遭海外市場做空,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讓中國企業聲譽受到了影響。東方證券(03958)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企業只有依法誠信經營才能受到尊重,特別是在注冊制的制度框架下,企業要做到發行不造假、信息披露不違法違規、公司合規經營,才能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針對瑞幸咖啡一事,證監會發布聲明,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證監會指出,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中國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在強化中概股監管的同時,也要想方設法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邵宇指出。
記者從接近監管層的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監管層正在醞釀相關規則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工作,這將形成專項活動,劍指那些說假話、做假賬,操縱業績、操縱并購,通過非法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的上市公司,直擊公司治理存在的痛點問題,目的就是要從根源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近期,證監會動作頻頻,前有秀強股份、雅本化學和泰和科技3家公司因涉嫌誤導性陳述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后有東方網力、中潤資源、長城影視、豫金剛石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最近幾周幾乎每周都有一兩家公司被立案調查,從嚴監管的信號明顯。
邵宇表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是重中之重,這是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源頭,有必要對造假企業從嚴監管,保障企業質量是當務之急。監管部門要依法加強投資者保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確保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信息披露,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堅決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的功能。
“就是要讓上市公司在違法成本大幅上升和做假賬得到的估值財富虛增方面做一些平衡,當違法成本大于做假賬的風險時,上市公司就會放棄造假思維。”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還要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一旦上市公司出現上市造假問題,保薦機構也難逃其咎,要進行重罰,讓市場參與主體有忌憚心,共同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秩序。
讓投資者保護有法可依
在提高上市公司違法成本的同時,邵宇認為,要通過公眾監督,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讓中小投資者要有更多的法律武器,大幅提高民事賠償成本,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3月1日實施的新證券法規定投資者保護機構可以作為訴訟代表人,按照“默示加入,明示退出”原則,參加證券民事賠償訴訟。該項訴訟制度將在未來的證券民事賠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投保基金公司法律部助理總監孫彩霞表示,新證券法為證券民事賠償提供了包括行政和解、糾紛調解、先行賠付、代表人訴訟等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證券集體訴訟因其強大的威懾力,未來證券違法行為主體可能會優先選擇行政和解、先行賠付或者糾紛調解等方式承擔賠償責任,證券市場民事賠償機制的系統效益將得以充分發揮,證券市場投資者保護也將更趨有效。
近期已經出現了第一個代表人訴訟案例,即杭州中院以代表人訴訟方式開展的“15五洋債”虛假陳述賠償案,同時,上個月上海金融法院還發布了全國法院首個關于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實施的具體規定即《上海金融法院關于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機制的規定》,投資者保護一系列舉措的實施開始進入快車道。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我國投資者數量高達1.6億,其中95%以上為中小投資者。他們不僅是市場的參與者,更是提升市場活力的關鍵要素。中國資本市場30余年,是他們擔負起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千斤重擔和歷史責任。因此,有效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就是在保護和激發中國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動力。
不僅如此,法律也在加大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提高了罰款倍數和罰款金額,以“欺詐發行”為例,修訂前的處罰金額是募集資金的5%,而修訂后則是募集資金的一倍;虛假陳述修訂前頂格處罰是60萬,修訂后則是1000萬。邵宇表示,只有用法律去約束上市公司的行為、去凈化資本市場的生態,為億萬投資者撐起保護傘,才能為實現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功能保駕護航。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