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貨幣目前不存在較大缺口,不搞“大水漫灌”;3000億支小再貸款采取“先貸后借”模式
9月7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工作有關情況。來自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就降準成效、中國貨幣政策如何提前應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影響、基礎貨幣缺口、金融政策如何助力共同富裕,以及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等問題作出回應。
3000億支小再貸款
采取“先貸后借”模式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增長,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但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中小微企業原材料等價格居高不下導致生產經營成本上升、應收賬款增加、疫情災情影響等實際困難和問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現在全球疫情依然嚴峻,環境比較復雜,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今年二季度以來,原材料、物流成本持續大幅上漲推高了經營成本,訂單需求不足等一些問題也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近期再加上汛情突發的因素,造成了一些經營困難,部分小微企業也面臨一些新挑戰。
針對上述情況,田玉龍透露,工信部會同各部門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和實體經濟需要,研究并適時出臺接續政策,穩定政策預期,增強企業信心。目前正在抓緊修訂出臺《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已經征求了意見,推動針對中小企業不同的特點來精準施策。
近期召開的國常會提出,要進一步加大支持中小微企業力度,今年再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在今年剩余的4個月,也就是9月~12月之內發放。央行提供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利率是2.25%,商業銀行拿到這筆貸款,發放對象主要是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平均利率在5.5%左右。同時,再貸款的投放將采取“先貸后借”模式,保障資金使用精準性和直達性。
除了支小再貸款外,央行還將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的實施力度。潘功勝稱,去年6月央行推出的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工具,目前這項政策仍然在使用,下一步將繼續用好再貸款資金,引導銀行更多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
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以來,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累計發放6.1萬億元,占同期累計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的29%。
此外,央行還將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解決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被占用導致的資金周轉困難。
基礎貨幣
目前不存在較大缺口
談及基礎貨幣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目前并不存在很大的基礎貨幣缺口,今年以來,央行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投放基礎貨幣,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
孫國峰再次強調,市場不宜簡單根據銀行體系流動性或者超額準備金率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判斷流動性最重要的指標是觀察市場利率,特別是銀行間市場存款類金融機構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7)。
“我們觀察流動性的一個最重要指標是貨幣市場的DR007,從這個指標看貨幣市場運行平穩,月末、季末都沒有出現大的流動。相對公開市場7天操作利率的偏離幅度處于近年來同期低位。”孫國峰表示,8月份,DR007均值是2.15%,比公開市場操作7天逆回購利率低于5個BP,也就是說很接近。7月降準后,金融機構運用降準釋放的長期資金歸還了一部分中期借貸便利,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今后幾個月流動性供求將保持基本平衡,不會出現大的缺口和大的波動。
對于財政收支、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對流動性產生的階段性擾動,孫國峰稱,央行有充足的工具予以平滑,完全可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央行完善流動性和市場利率調控框架,提高透明度,通過言行一致的操作和預期管理穩定了市場預期,有效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預防性流動性需求,使得維護貨幣市場平穩運行所需要的流動性的總量持續下降。也就是說在目前的條件下,可能不需要原來那么多的流動性就可以保持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
此外,美聯儲貨幣政策回歸正?;恼{整路徑日漸清晰,除了美國以外,其他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也面臨轉向問題。對于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的外溢影響,潘功勝稱,就中國而言,我們一直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的貨幣政策仍然處于常態化貨幣政策區間,不搞“大水漫灌”。我們貨幣政策的空間是比較大的,這是2000年初以來,中國的貨幣政策和美聯儲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主要差距。
對于下一步中國貨幣政策的應對,潘功勝稱,央行將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同時,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統籌考慮今年和明年貨幣政策的銜接。在貨幣政策考慮上以我為主,增強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在結構性貨幣政策方面,將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政策支持。此外,將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金融精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