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3日晚記者發稿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跌破7.19關口,徘徊于近兩年來的低位。今年3月以來,人民幣匯率下跌幅度超過13%。
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如何看待人民幣后續走勢?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強,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彈性增強已是常態,人民幣匯率并不具備中長期貶值的基礎,市場無須對短期波動過度擔憂。
對美元被動走弱,對一籃子貨幣表現穩健
10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承壓。國慶節假期過后,近4個交易日內,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近1%,從7.10回落至7.19附近;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自7.11水平走低,逼近7.20關口。同期,美元指數小幅走高,持續處于113的20年高位附近。
業內人士認為,此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的背后,“強美元”是主要推手。上個月,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第5次加息,也是其連續第3次加息75個基點,創下自1981年以來加息密集度最高的紀錄。至今,美聯儲已加息300個基點。
“近期,人民幣快速走弱,走勢已經脫離實際供需,其貶值壓力主要來源于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在美聯儲鷹派超預期、政策利率路徑大幅上調、烏克蘭危機等地緣政治因素引發市場擔憂的背景下,美元持續走強,并于9月末逼近115關口,這給人民幣帶來了較大的被動貶值壓力。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貶值幅度明顯小于同期美元指數升值幅度。同時,今年以來,人民幣對歐元、英鎊、日元明顯升值,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強勢貨幣之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9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1.03,與年初水平基本相當,表明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指數保持基本穩定。
此外,和其余幣種相比,人民幣對美元表現已顯穩健。在全球流動性持續收緊的背景下,包括歐元、英鎊、日元等在內等多國貨幣近日“跌成一片”,普遍遭受“重創”。其中,歐元已跌至近20年新低,英鎊跌至歷史新低,日元刷新近24年新低。
人民幣雙向浮動、彈性增強成功應對多輪“壓力測試”
人民幣寬幅波動之下,“穩匯率”“穩預期”信號已在持續釋放。9月以來,人民銀行先后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
應對匯率波動,金融管理部門的工具依然充足,政策空間較大。明明表示,除了遠期外匯業務風險準備金、遠期合約掉期點、跨境融資和境外放款宏觀審慎參數、外匯存款準備金等宏觀審慎工具,金融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釋放匯率預期管理信號。此外,離岸市場方面,市場可以通過離岸央票等形式調節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拆借利率等,從而影響離岸匯率。
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的人民幣匯率,已成功應對多輪“壓力測試”,較好發揮了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日前發文稱,在中美經貿摩擦、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和全球蔓延、世界經濟衰退、全球通脹和發達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等多輪重大沖擊考驗中,人民幣匯率均能迅速調整,并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均衡,有效發揮了對沖沖擊的作用。
文章還稱,從近年走勢來看,人民幣美元雙邊匯率和美元指數沒有一一對應關系,美元升值、人民幣更強的情形也曾經出現過。前兩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7”后,隨著市場形勢變化,匯率重新回歸7元下方,市場供求始終起決定性作用,外匯市場有能力實現自主平衡。
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有堅實基礎
就人民幣后續走勢,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并不具備中長期貶值的基礎,市場無須對短期波動過度擔憂。無論是從國內基本面、國際收支形勢,還是從人民幣匯率彈性、人民幣資產配置價值來看,未來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雙向波動仍是主要特征。
“美聯儲加息對美國金融市場以及經濟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美聯儲強勢加息或已處于強弩之末。同時,我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空間依然充足,中國經濟韌性強勁,人民幣并不具備持續貶值的基礎。”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王涵表示。
“多空因素相互作用下,人民幣不存在單邊貶值基礎。往后看,人民幣難以再現8月和9月的持續大幅走貶,但在絕對水平上可能會偏弱運行一段時間。”明明表示,雖然在美聯儲繼續大幅加息的支撐下,美元指數或保持高位運行,對人民幣構成一定貶值壓力,但由經常賬戶和直接投資賬戶構成的基礎賬戶順差規模仍處在歷史較高水平,臨近年底,企業和居民結匯量或出現季節性走高等因素,均將對人民幣形成基礎性支撐。
市場主體的理性預期,也是穩定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力量。仲量聯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目前,外匯市場供求關系保持穩定,“逢低購匯、逢高結匯”的理性交易模式保持穩定。同時,來自貿易、投資等實體經濟層面的資金流向和跨境收支保持穩定,意味著人民幣不存在持續單邊貶值的基礎。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