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下稱《意見》),從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持續加強外商投資保護等6方面提出24條政策措施。
多家外企高管告訴第一財經,讀到《意見》后,看到了中國支持鼓勵外資發展的政策延續性,以及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的堅定態度,除了提到“關注”“感謝”和“信心”之外,他們期待著更多優化措施的落實和細化。
政策有延續,企業有信心
《意見》中有對以往文件精神的延續,比如此次提到“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保障依法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支持依法平等參與標準制定工作,確保平等享受支持政策”。而此前在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是“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確保外資企業平等享受各項支持政策”。
“《意見》中對于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的保障讓我們深感振奮。尤其,外商企業與內資企業公平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等措施將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健全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這也正是外商企業也亟需和期待的。在我們積極踐行中國戰略、持續投資中國的同時,我們也希望繼續被市場同等對待。”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副總裁王弢認為,《意見》的發布是中國持續加大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標志,也愈加堅定了公司持續加大投資、在華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同樣感受到鼓舞的還有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尤其是關于《意見》中提到的‘支持外商投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與國內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霍尼韋爾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不少成績,公司近年來致力于以本土創新推動增長,攜手中國合作伙伴推進可持續和數字化領域的成熟技術在中國落地,共同推動眾多產業的升級轉型。”僅在2023年,霍尼韋爾在中國就設立了多個研發和創新機構,如在上海成立霍尼韋爾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還有在全球范圍內的首個冷鏈研究院等等。
《意見》提到“支持各地區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對符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規定的外商投資企業實施配套獎勵措施”也與此前加大鼓勵外商投資力度的內容有所呼應,2021年商務部印發的《“十四五”利用外資發展規劃》提到要“積極引導外商更多投向集成電路設備、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制造業,研發設計、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中西部地區,更好發揮外資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的作用”。
“中國政府對于默克這樣的‘對華友好外企’持續擴大投資的補貼和獎勵政策,政府采購過程中內、外資企業平等的市場準入和競爭,外資企業參與相關行業標準的制訂,都是公司長期關注并主張的。”默克中國總裁安高博說,而這次《意見》中提到了“加快生物醫藥領域外商投資項目落地投產”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稱之為“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政策紅利”。今年6月,默克投資約7000萬歐元擴建了南通生命科學中心,以提升其高純度試劑產能,每年將為生物藥企提供數千噸用于質控和檢測的高純度試劑。過去十年,默克在華累計投資近60億元人民幣。
“我們期待著這些利好政策能盡快在中國各地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和細化,讓外企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也讓外資成為中國完善產業鏈基礎、建設創新引擎、提升人民福祉的一股中堅力量。”他說。
在這份期待里包括靶向腫瘤藥物納入國家基藥目錄的進程、腫瘤靶向治療基因檢測是否會納入國家醫保,也有對中國糖尿病數字化全病程管理、育齡婦女甲狀腺篩查制度化、輔助生殖相關政策的持續優化;還有在生命科學領域科研用藥品、標準品(血液產品、抗生素、糖類和激素類物質等)進口通關的審批和便利化措施。
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表示,中國市場日益成為強生全球業務版圖中重要的發展引擎和創新策源地。“展望未來,我們期待攜手各方一道,讓更多全球領先的創新醫療科技產品和藥品加速引入中國,并不斷提高其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從而更好地滿足老百姓日益上升的健康需求,同時推動醫療健康產業和公共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外企關注運營便利化與投資保護
《意見》中強調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這將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律和政策環境,促進外商投資企業更深度地融入中國市場。
“近期航班班次較少,價格比往年都要高2-3倍,增加了來往成本。”一家美國企業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在一段時間內,公司員工在出入境方面碰到不少困難,包括簽證、航班班次少等問題,影響了會議活動的安排。
就在《意見》公開前,中國批準恢復了第三批到多個國家的團隊游,其中就包括美國。美國交通部發布的最新通告批準了中國的航空公司可進一步增加中美直飛航班。這些情況的改善把“持續優化入出境政策措施,為外商投資企業的外籍高管、技術人員本人及家屬提供入出境、停居留便利”落在了實處。
普惠在中國設有合資發動機大修廠、制造基地和多個服務設施,其中四川成都的普惠艾特是中國首家外資航空制造廠。“我們歡迎中國持續加強外商投資保護、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以及加大財稅支持力度。這些舉措將有利于優化普惠在中國的運營,為客戶提供更優質高效的產品和服務,并確保員工權益和福利。”普惠中國區總裁劉昊宇說。
“樂見國務院對外商投資的意見,希望能取得所期的效果。在目前國內外的環境下,《意見》中對外籍員工的措施是正面的、技術性的。我們更關心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不僅是外資企業的保護,更是為創新型社會發展提供必須法治和道德的保障。中國市場一直是我司的重要市場,未來會在法律法規框架下,繼續對華投資,包括產品研發、人員招聘、市場推廣等。”半導體公司萊迪思表示。
對知識產權的關注引起了格蘭富中國區總裁馬克漫(JohnMarkmann)的共鳴。格蘭富是一家來自丹麥的水泵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在中國發展了近三十年。馬克漫對多年來中國政府為保護知識產權不懈努力表示了認可。“《意見》提出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了外企在華投入研發資源的信心。格蘭富每年面臨著200多起知識產權案件,新措施的出臺將進一步鞏固我司合法維權的信念,也為我們未來的維權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外商投資環境不斷優化的背景下,我們將充分把握新品研發的機會,申請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以更好地捍衛我們的創新成果。”
“《意見》中進一步強調了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知識產權保護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支撐,是營商環境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吸引外商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政府在這一領域的決心、鼓勵和保護創新的具體政策將進一步增強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信心,為中外企業更好地推動技術創新和共贏合作奠定堅實基礎。”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認為,“這一政策的出臺體現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決心,也為包括高通公司在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指引和支持。”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