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如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覺得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TCL不斷升級自身全球化戰略,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持續性的探索。”
2021年全國兩會,關注到中國制造業競爭優勢在全球的擴散、中國全球產業鏈出現外移,李東生也帶來了《支持中國企業強化雙循環、加速全球化的建議》、《關于將低碳減排加入上市制造企業信息披露范圍的建議》等。
用了近40年時間,李東生把以錄音磁帶起家的一家小廠,經歷過多輪擴張、調整與轉型,經營為成為集合電子、家電、面板多業務的全球頭部消費電子集團。在李東生看來,堅持國際化是TCL發展史上最為重要的舉措。
多輪并購讓TCL嘗透了國際化的不易,也收獲了豐碩的果實。站在全球的視角,中國制造業巨頭如何乘風破浪,助力新發展格局的實現,李東生看得更加清楚。
李東生認為,目前形勢下,中國企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部分國家的逆全球化思潮可能導致在中國的全球產業鏈出現外移;另外中國制造業亟待“走出去”,將競爭力優勢擴展到全球市場。
他建議,支持國內企業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首先要重塑和完善內循環產業鏈。具體來說,要構建核心技術攻關的舉國體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高科技產業。要鼓勵產業鏈核心企業積極向高附加值領域拓展。要加強財稅支持,實施針對性政策留住核心產業。
“我們在歐洲等多個國際市場取得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化。”李東生說。
他建議,幫助國內企業提升全球化經營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建立國際貿易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要拓寬企業海外發展的融資渠道,要支持企業海外設廠,進行本地化經營。
李東生透露,2020年TCL海外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另外出口是111億美金,同比增長23.6%。“海外市場將給中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在當下市場環境中,我們更應抓住機遇。”
李東生說:“在出口方面,TCL的業績大部分是通過海關輸出到國外實現的。這里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產品出口;另外一部分是核心器件、材料和裝備的出口,這一部分的出口也有大幅增長,這說明我們去年的全球化業務成績是非常驕人的。”
(編輯 喬川川)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四連漲...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