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杜雨萌 邢萌
3月7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委員進行大會發言。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北京國富會計師事務所主任張連起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和財政帶來了嚴重沖擊,同時也考驗了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財政的應對危機能力。我國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聚焦“六穩”“六保”,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不平凡之年交出非凡答卷。
“但也應看到,部分地區經濟不發達、營商環境存在短板、老齡化率和負債率雙高,財政減收的趨勢加劇風險;個別地方隱性債務規模大、不透明;存量債到期、增量債控制的結構性問題凸顯,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增速和杠桿率短期再度上行。”在張連起看來,經此疫情,我國經濟恢復元氣和活力需要一個過程,財政收支的“緊平衡”狀態也將持續較長時間。
張連起認為,2021年應保持財稅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經濟恢復性增長給予“中醫調理”,不搞急轉彎,開方“定心丸”。一方面合理安排赤字、債務及支出政策,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另一方面要在促進國家戰略科技能力、推進科技創新、擴大內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以政府過“緊日子”換取市場主體過“穩日子”、老百姓過“好日子”。
對此,張連起建議,一是注重發展與安全的平衡,警惕防范涉及財政領域的重大風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統籌發展和安全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財政是發展和安全的基礎和保障,要做到財政自身安全,關鍵是給地方政府債務戴上“緊箍咒”。應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完善常態化監控機制,不給通過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以可能的空間。硬化預算約束,擴大零基預算改革試點范圍,全面加強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和預算評審,涉及財政支出的全部依法納入預算管理。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等必須審慎合規經營,嚴禁向地方政府違規提供融資或配合地方政府變相舉債。清理規范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剝離其政府融資職能。健全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堅決防止風險累積形成系統性風險。加強督查審計問責,嚴格落實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制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
二是把該減的稅減下來,該降的費降到位,該壓的支出壓到底,該收的稅費收上來。應著力優化減稅降費落實機制,減少助企惠民政策與市場主體的“溫差”,暢通減稅降費“最后一公里”。開展涉企收費專項行動,防止一些地方通過行政處罰和變相收費等方式,對沖或弱化減稅降費紅利。下更大力氣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挖掘節支潛力,加大重點領域和剛性支出保障力度。大幅度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把更多財政資源的“好鋼”用在“刀刃”上,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更加突出績效導向,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切實做到花錢要問效、有效多安排、低效要壓減、無效必問責。
三是注重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降費與完善稅制相結合,惠企利民與增強財政可持續能力相結合。鞏固和完善“一竿子插到底”的資金直達機制,加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和補助力度。
四是促進科技創新,激勵市場主體加大研發強度。擴大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和比例,以鼓勵創新的稅務優惠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降低先進制造業增值稅稅率,改革完善消費稅制。
(編輯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