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月17日,北京發布“雙減”落地措施,這距離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不足一個月。近日,證券時報記者走訪北京、上海、深圳的校外培訓市場發現,昔日學科類培訓熱鬧的景象已不再見,機構與老師均在忙于轉型應對,家長在支持“雙減”政策的同時也透露出些許彷徨和困惑……
北京:家長對新學期
校內服務有期待
暑期臨近尾聲,作為“雙減”政策試點城市之一,北京8月17日正式發布“雙減”措施。
據介紹,北京設定的“雙減”政策顯著見效期限較中央要求提前一年。下階段,北京將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改革、轉型、促提升”上,比如在校內服務提質增效方面,將完善考試招生制度特別是改進考試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精準布置作業,組織優秀老師對學習有困難或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等。記者獲悉,隨著“雙減”措施文件落地,秋季培訓課程安排也將于近期落定。
不過,證券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貫徹落實“雙減”政策仍有待不斷完善,如暑期學科類培訓機構開課不在少數。
北京“雙減”措施出爐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8月17日舉行《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北京市“雙減”工作的主要思路和重點舉措。
李奕介紹,“雙減”第一個工作目標,校內外雙向發力,穩妥推進,分步實施,確保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校外的培訓負擔,以及家庭教育的支出和家長相應的精力負擔,在2021年年底之前有效減輕,兩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雙減”工作的目標是,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因此,北京設定的“雙減”顯效時限要求較“雙減”意見要求明顯提前。
下學期孩子即將升入六年級的劉女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看了新聞發布會緩解了一些自己的焦慮,同時對于下學期校內課后服務有了新期待。雖然孩子秋季培訓到現在還沒有明確上課時間和方式,但已經接到消息將于近期公布安排。
“這次‘雙減’力度超前,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是未來支撐孩子能夠走長走遠的關鍵因素。”她表示,發布會上提到的針對不同層次和學習狀況的學生,作業會更精煉、更有針對性。同時課后三點半將更加豐富,不但有素質教育的課程,還有課堂延伸輔導。這些都是她較為期待的地方。
李奕也表示,如何用好課后三點半的資源是家長面臨的新問題。建議家長了解、研讀“雙減”工作中,家長參與、家校聯動的內容。
仍有機構線上授課
壓縮授課周期規避監管
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此前,北京市教委明確說過北京學科類培訓機構暑期不再開課,有家長反映,目前有的機構還在開課,甚至有的還要求家長續費,對此教委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對此,李奕表示,北京市嚴格執行中央“雙減”政策要求,明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F在正值暑期,市區兩級各部門加大巡查巡檢力度,對于違反規范時間的違規培訓,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相關部門確實加大了巡查力度。在北京市海淀區某培訓機構,記者以家長身份咨詢課程時,機構工作人員表示,記者想報名的班型需要進行測試,由于教委已經加大了線下檢查力度,所以可以加微信后進行線上測試。
不過,也有家長向記者表示,機構應對檢查的方式可能是授課方式從線下改為線上和壓縮課程周期。前述劉女士告訴記者,8月初收到課程全部轉線上的通知,并且機構將持續半月的課程壓縮到一周結課,孩子全天有兩次兩個半小時的課程。劉女士的經歷不是孤例。
“目前查線上授課應該有難度。”同樣經歷了暑期課周期壓縮的黎女士表示。她的孩子也在近期完成了某教培頭部機構的暑期課程。同時,秋季學期該機構還計劃在周末安排數學課授課內容的線上答疑。
記者撥打了教委咨詢電話詢問此舉的合規性。截至記者發稿時,未獲得相關部門回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