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二級市場私募備受煎熬,一些機構旗下產品面臨清盤危機。一些熱衷炒殼、賭重組,或參與定增、舉牌的私募,在這輪下跌中更是焦頭爛額。
業內人士認為,這幾年A股生態發生巨大變化,基于基本面的投資才是長久之道,同時要敬畏市場,嚴守風控底線,做好風險預案。
個別私募現清盤危機
近期,A股市場大幅調整,一些私募產品陷入清盤危機。市場傳聞北京某私募旗下一只產品凈值低于0.7元止損線,進入清算流程。該私募曾于指數5000點時成功逃頂、3000點滿倉買殼股,2017年其所持股票風格與市場風格出現偏差,在市場幾次大跌中產品凈值顯著回撤。
此外,廣東一私募因市場大跌,其作為實控人的某上市公司公告質押股已低于預警線,實控人將通過籌措資金、追加保證金或者追加質押物等有效措施,保持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另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持股5%以上的某牛散股東一致行動人信托產品出現被動減持。
炒作殼股、賭重組,或參與定增、舉牌做上市公司股東等是這幾年私募圈比較流行的投資方式,不過2017年他們大多表現不佳。
樸信投資合伙人朱昆鵬表示,資本市場本質是資源配置,而不是資本運作。這兩年A股生態在變好,從基本面出發,選擇看好的行業,選擇優秀的公司和企業家將是長期的方向。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曾令華也認為,私募參與并購重組終究不是主流模式,而且也不適合目前的市場。“炒作概念、定增、重組等,實際上是看重外延或未來一些或有的事情,不僅遠離基本面,也不符合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定位。‘上市公司不僅賣業績,還能賣想象’是對價值的一種背叛,會擾亂資本市場定位和價值。”
名禹資產董事長王益聰表示,未來只有基于價值的投資才是正確的道路,同時要敬畏市場,控制風險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在年初的這一波下跌中,一些私募旗下產品面臨清盤危機。誠樸資產董事長馬北雁認為,A股市場波動很大,作為私募如果不擇時,遇到近期的大跌或市場極端情況,就容易觸發止損。
北京某中型私募總經理表示,私募對上市公司的價值理解不同,例如,炒作小盤股的認為其具有成長性,買大盤股的覺得估值安全。“無論如何,都要結合市場趨勢去做,才能控制回撤。市場風格變化很快,每個投資經理都有自己擅長的風格,前提是要做好風控,讓自己活下去。”
堅守風控底線更重要
在大幅波動的市場中,一些私募“倒下”了。前述北京私募總經理告訴記者:“私募都是客戶的錢,客戶看到回撤,會用腳投票。私募必須學會嚴格控制風險。”
私募要采取什么樣的風控措施才更為有效?多位私募人士表示,最好的風控是選股。朱昆鵬認為,風控的核心是研究,結合估值、成長性來判斷,避免踩雷。華南某私募董事長表示,長期來看最好的風控就是選股,擇時不可能每次都對,長期來看,選股的有效性大大超過擇時。
除了風控,還要做好倉位控制。朱昆鵬表示,任何時候都不能滿倉,要給自己留有余地。馬北雁直言,在有倉位的情況下遇到系統性風險,唯一的風控只有降低倉位。
此外,做好預案并堅持下去。朱昆鵬表示,有預案就要按預案去做,“持倉里面做好區分,中長期持倉、短期持倉、交易性的,有些股票跌了是否要繼續持有,這些都要想好。放量下跌時要反思倉位和品種。”
上述華南私募董事長表示,投資有看長做長、看長做短、看短做長、看短做短四個不同角度,投資管理人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經常變來變去。
此外,對市場要有敬畏之心。王益聰表示,做投資順勢而為才能活得久,不能逆市。“我們無法對抗市場,押一個方向萬一錯了,就會遭遇滅頂之災。就像賭重組,違背監管方向和市場潮流,肯定不可能戰勝市場。而且大的市場趨勢的形成會有一些征兆,需要冷靜觀察,獨立思考,判斷市場風險,不要隨大流。”在他看來,敬畏市場,敬畏趨勢是控制風險最核心的理念。
(本版文章均摘自今日出版的《中國基金報》)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