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晶瀅
隨著公募基金行業不斷壯大,公募牌照也格外吸引各路資本的注意。今年前三季度,《證券日報》記者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統計發現,已有6家公募基金的股權變更獲得批準。目前,仍在“排隊”等待監管部門批復股權變更的公司尚有18家。而從變更情況來看,公司增資擴股和集團內部金融牌照的調整均為近期基金公司股權變更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近年來,基金公司股權變更頻頻發生。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先后有中歐基金、太平基金、華夏基金、東吳基金等11家公司的股權變更申請獲得證監會核準。
增資擴股成變更主因
牌照價值凸顯
在2017年上半年無一獲批的情況下,2017年下半年以來,基金公司股權變更的數量和獲批速度驟然加快,半年時間股權變更獲批的基金公司就已多達11家。而就今年情況來看,這一情況仍在持續。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6家基金公司的股權變動已經獲得證監會核準,分別為國聯安基金、江信基金、英大基金、北信瑞豐基金、泓德基金和中加基金。其中,北信瑞豐基金、泓德基金和中加基金這3家公司的股權變更批復均于今年三季度作出。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三季度股權變更獲批的這3家基金公司而言,其股權變動均伴隨著增資“落袋”,新股東的加入更是給基金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例如,中加基金此前注冊資本為3億元,股權結構為:北京銀行持股62%、加拿大豐業銀行持股33%、有研科技持股5%。而在增資擴股后,中加基金股東擴至6位,乾融投資成為持股12%的第三股東。類似地,北信瑞豐基金變更前注冊資本為1.7億元,其中北京國際信托持股60%,萊州瑞海投資持股40%。而在4家有限合伙企業合計認購15%新增股份后,北信瑞豐基金的注冊資本增至2億元,原先兩位股東的持股比例也降至51%、34%。
而對于泓德基金的股權調整而言,除注冊資本自1.2億元增至1.42億元之外,其股權也進一步實現集中化。根據股權變更批復,泓德基業作為新增股東,不僅從原股東手中獲得超過8%的股權,還認購了部分新增注冊資本。在股權變更后,泓德基業持有泓德基金20%股權,而泓德基金總經理、持股26%的第一大股東王德曉,亦為泓德基業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高達99%。
除了增資擴股外,集團內部金融牌照調整也是部分基金公司股權變動的因素之一。今年5月份,證監會公告稱,核準英大國際信托將其持有的英大基金49%股權轉讓給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國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系英大國際信托控股股東)。而江信基金17.5%股權則是由恒生陽光集團轉讓給其全資子公司安徽恒生陽光控股,并未脫離公司實際控制范圍。可以發現,除增資擴股的方式外,近期基金公司的股權轉讓大多“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外,今年3月份國聯安基金股權變更獲批,太保資產自國泰君安證券手中接過國聯安基金51%股權,成功坐上“頭把交椅”。據悉,太保資產系通過上海聯交所舉牌受讓的方式收購國泰君安證券所持有的國聯安基金51%的股權。中國太保曾公告稱,此舉系“為豐富和拓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服務面和業務領域,進一步落實公司加快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戰略部署”。由此也可看出,險資對于公募基金股權尤為青睞。
18家基金坐等批復
6家等待已超1年
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的蓬勃發展,各路資金均開啟了加速布局進程,基金公司的股權也因此成為“香餑餑”。
除了上述6家基金公司已經迎來股權變更批復,目前仍有18家公司仍在排隊等待中。其中,信達澳銀基金、國金基金等9家基金公司的均在今年內提出申請。基金公司股權變更的浪潮仍在繼續。而從申請流程上看,已有6家基金公司獲得監管部門的受理決定,4家公司獲得了第一次反饋意見。
據業內人士介紹稱,除參與新設基金公司外,公募基金控股股東的地位較難謀求,近期市場上也未有大宗基金公司股權轉讓的消息傳出。公募基金牌照能夠有效地提高股東知名度,完善金融布局,對各類金融而言均有重要意義。
此外,在排隊等待股權變更的18家基金公司中,新華基金、長信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的申請材料接受日均已超過1年,九泰基金的等待時間更是已經超過兩年半。
具體來看,九泰基金于2016年2月份遞交申請材料,并在2016年5月份獲得第一次反饋意見,此后便再無審查消息。此前,九泰基金透露稱,其股權變更系九鼎投資的內部調整。今年2月6日,九鼎集團曾公告稱,其子公司拉薩昆吾九鼎將把持有的九泰基金25%股權轉讓給九鼎投資,交易價格為零且無附帶條件。不過,目前該次股權變更仍未獲得批復。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基金公司變更持股5%股權的股東或公司實際控制人,應當報證監會批準。其中,行政許可審核時限自作出受理決定日起算,審核期限為60個工作日。某基金公司業務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個別基金公司的申請長期未能獲批,可能是由于股權調整方案仍需調整、反饋意見材料未能充分準備,也可能是由于新股東未滿足監管要求所致。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