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時規模只有2000多億元,到了2020年增至5000多億元,如今接近萬億元,短短3年時間,公私募量化投資規模不斷創出新高。
不過,多家頭部量化私募旗下產品凈值近期的大幅回撤,引起了行業和眾多投資者的關注。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在市場風格快速切換、行業規模處于高位的背景下,截至4月9日,明汯投資部分產品今年以來最大回撤超過17%,金锝資產旗下則有產品最大回撤超過20%。
量化投資的高歌猛進,是國內資產管理行業迅速發展的一個縮影,但在其規模狂飆的背后,蘊藏著大多數投資者尚未意識到的風險。業內人士表示,量化規模的居高不下及因子的趨同將明顯降低行業超額收益水平,后續量化機構須在技術、人員等方面加大布局力度,尋找新賽道方能捕獲超額收益。
量化:資本市場新勢力
“我們去年都很羨慕渠道對于量化私募的態度,一般股票私募都是市場部門主動找渠道去路演、發產品,但量化私募不一樣,部分渠道會主動聯系頭部量化機構,甚至愿意為其減少代銷費用,因為如果渠道沒有明星量化私募的銷售額度,可能會流失客戶。”聊起近年來量化私募的發展,北京一位百億級股票多頭私募的市場人士頗為感慨。
在多位私募人士看來,用“萬里風推云浪來”這句詩來形容近年來量化私募的發展是最合適不過了。
據某第三方平臺估算,截至2019年底,量化私募的規模尚低于2000億元,而到了2020年1月底,規模就增至5000億元以上。與此同時,百億級量化私募的數量也顯著增加。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明汯投資、寧波幻方量化、靈均投資及鳴石投資等12家量化私募均進入百億級量化私募梯隊,是2020年初數量的兩倍之多,其中明汯投資更是快速成長為千億級的量化私募。
滬上某老牌量化私募掌門人告訴記者,量化發展的大潮并非第一次出現。在2014年至2015年,憑借風格暴露賺錢的一些量化私募頗為火爆,第一批百億級量化機構也隨之誕生。但隨著市場風格的劇烈切換,小盤股行情偃旗息鼓,多家當時的頭部量化私募已經“泯然眾人矣”。2019年,主打中高頻量化策略的私募,在信托、銀行理財向凈值化轉型的過程中,憑借相對穩定的業績受到眾多資金的關注,A股結構性行情也助推行業迎來了第二次發展浪潮。
與此同時,公募量化基金的關注度也明顯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量化對沖基金規模為569.55億元,較2019年底增加400多億元;量化多頭基金規模從2019年底的661.3億元提升至2020年底的772.27億元。
從新產品發行情況來看,富國量化對沖策略三個月、景順長城量化對沖策略三個月等產品發行規模接近30億元,華夏安泰對沖策略三個月定開、申萬菱信量化對沖策略等多只新產品發行規模也超過10億元。從存量產品來看,截至去年底,海富通阿爾法對沖混合基金規模超過100億元,匯添富絕對收益策略基金規模更是超過200億元。
不過,相對而言,近年來私募量化對沖基金發展速度更快。在業內人士看來,私募對沖基金操作靈活,因此抓住了高頻策略的紅利期,發展迅速,而公募量化對沖基金由于對沖運作限制較多,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也相對有限。
回撤:規模狂飆后的急剎車
跑得太快就容易跌倒,量化行業也是如此。近期,部分頭部量化私募的產品凈值大幅回撤,折射出量化機構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隱憂。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明汯投資旗下共有24只產品披露了4月9日的凈值數據,其中有20只產品今年以來處于虧損狀態,而且多只產品最大回撤超過10%,明汯穩健增長1期最大回撤更是超過18%。另外,金锝資產旗下的部分產品也出現了劇烈調整,外貿信托-金锝中證1000指數增強3號產品今年以來的最大回撤超過26%。
明汯投資3月發布的道歉信曾提到,市場風格的快速切換是產品回撤的重要原因。不過,多位業內人士直言,每家量化私募產品短期回撤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現有策略能否匹配快速增長的管理規模是量化私募管理人要時刻警惕的問題。
“管理規模過大也是今年以來部分量化私募業績大幅回撤的原因之一。”滬上某量化私募掌門人直言,量化私募去年以來規模快速增長,但人的學習和機器學習都需要過程,當規模過大時,因子挖掘、擬合、交易等環節會出現團隊和機器尚未學習、總結過的情況,因此在市場風格快速切換的過程中,多家頭部私募業績遭遇重挫。
某百億級量化私募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的團隊和技術水平,我們公司最多能管理600億元的規模,容量限制是高頻量化團隊必須考慮的問題。近期公司還在招聘相關人才,希望在因子挖掘、風控上更上一層樓。”
“過去量化策略暴露更多風險能夠帶來更多超額收益,但未來超額收益的獲取將越來越難。”念空科技創始人王嘯直言,暴露風險因子在行業規模快速增長時表現會更好,2020年上半年就是很好的例子。不過,行業增長一旦停止,甚至出現下降,機構暴露風險的收益會明顯下降。隨著量化私募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頭部私募將憑借團隊優勢和技術優勢,為投資者提供平穩的超額收益。
除了私募量化遭遇重挫,以基本面量化為主要策略的公募量化基金在此前的極致行情中也曾階段性地陷入困境。
Choice數據顯示,去年結構性行情演繹得較為極致,以分散選股為特征的公募量化對沖基金獲取阿爾法的能力略顯暗淡。例如,海富通阿爾法對沖混合A去年收益率只有4.05%,匯添富絕對收益定開混合A去年收益也不足9%。
滬上某量化人士表示,去年結構性行情演繹得較為極致,量化對沖產品的日子并不好過。“機構客戶也會過來問我們為什么不改模型,但我們團隊討論下來認為,這樣極致的行情是不可持續的,我們熬了過來。事后證明,我們的堅持是對的。”
申萬菱信量化對沖策略基金經理劉敦也表示,2020年,滬深300股指期貨、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大部分時間呈現較大的負溢價狀態,不利于量化對沖基金的運作。“今年滬深300股指期貨有望延續2020年底的小幅負溢價狀態,這將有利于量化對沖基金的運作。在后續的基金運作中,將繼續深入分析不同基差水平下對沖倉位的風險收益情況,通過構建合適的量化組合,選取合適的對沖工具和對沖倉位,努力將相對指數的超額收益轉化為基金的絕對收益。”劉敦稱。
隱憂:因子趨同下走向何方?
除了規模困境,因子的逐漸趨同也成為多家量化機構最近越來越擔心的問題。
某中型量化私募的掌門人分析道,當行業規模較小時,量化機構的交易對市場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量化機構彼此間互相影響較小。但行業規模變大后,由于量化機構之間在暴露的風險因子趨同,交易的同質化會減少收益,賽道會越來越擁擠。“現在公司主要挖掘更小的特征,特征不具備可預測性,但我們會寫出上百個特征進行回測,尋找真正的超額收益,避開擁擠賽道。”
無量資本副總經理李德安認為,隨著高頻量化私募的崛起,超額收益的競爭進入一個相對激烈的環境。而且,由于機構投資者占比的提升,抓住錯位定價的機會越來越難,因此各家管理人需要及時更新模型。
據悉,基本面量化策略成為眾多量化機構轉型的重要方向。
華南地區某量化基金經理表示,更傾向于低頻量化投資,即借助統計模型、金融經濟理論、計算機等工具,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刻畫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特征,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高勝率的投資策略。
“在投資股票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堅持的一個理念是:通過上市公司的成長來獲取最終的投資價值。”富國基金王保合表示,公募基金的投資是分享市場成長的收益,同時追求阿爾法收益的一個過程。“扎實深入的基本面研究是公募基金的固有優勢。在這方面,富國目前包括量化投資在內的基本面研究團隊有130個研究員,扎實的基本面研究可以支持我們建設模型。”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抱團”“二八”分化行情過后,數量眾多的中小市值股票重獲市場青睞。對于量化投資來說,可通過“寬度”提升勝率,主動量化投資的春天即將到來。
滬上某基金公司量化團隊負責人解釋道,量化投資具有分散投資的特點,從市場風格來看,2017年之后,中證500指數的漲幅明顯落后于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過去一段時間大家買大盤股的風格是比較明顯的,而中盤股和小盤股的漲幅都比較落后,但未來A股市場將呈現遍地開花的局面,對量化投資而言將更為有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