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新成立基金發行份額突破2萬億份!
權益基金依舊是新發基金的主力軍,而債基發行份額同比接近減半!
權益基金發行火爆
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年內新成立基金總發行份額達20031.74億份,已突破2萬億份。
從歷史情況看,此前僅有2020年基金發行份額突破過2萬億份,達31413.64億份。2020年前8月,新成立基金總發行份額達20162.85億份,隨著今年8月下旬新基金陸續成立,今年前8月基金發行總份額有望超過去年同期,創造歷史新高。
從具體類型來看,新成立股票型基金309只,發行份額達2699.74億份;混合型基金591只,發行份額達13310.89億份;債券型基金185只,發行份額達3681.85億份;另類投資基金1只,發行份額達2.33億份;QDII基金21只,發行份額達270.78億份;此外,今年還有9只REITs基金新發,發行份額達64.00億份。
從月度來看,1月至5月發行逐步趨冷,總發行份額分別為4901.40億份、2966.80億份、2819.95億份、1404.76億份和1319.07億份。此后,6月基金發行市場開始回暖,6月、7月新成立基金發行份額分別為2838.54億份和2441.67億份。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認為,基金發行規模突破2萬億是火熱行情與投資者意愿提升共舞之下的結果。首先,在過去兩三年股票市場行情火熱的大背景下,基金賺錢效應得到充分體現,發行數量必然會上升。其次,經過多輪的投資者教育,公募基金的社會認知度大幅提升,投資價值也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成為大眾投資者越來越普遍的重要投資選擇。此外,隨著房地產投資屬性削弱、銀行理財規模銳減,居民需要一個渠道去共享國民經濟的財富增長。而公募基金產品的回報收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吸引眾多投資者參與。
爆款基金數量減少
盡管總體發行規模維持在較高水平,不過從單只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來看,今年年內新成立基金平均發行份額為17.93億份,相較于去年的22.39億份出現了明顯縮量。
不過,基金發行規模曲線也趨向平緩,超過200億份額級別的爆款基金今年尚未出現,50億份以上的基金數量反而增多。
去年整體市場火熱,爆款權益基金頻頻出現,不停刷新最高發行規模紀錄,2020年前8個月,發行份額達到百億的主動偏股類基金有21只,50億以上的達到60只。但在今年結構性行情的持續演繹下,百億級別的爆款基金并沒有達到去年的火爆盛況,截至8月19日,發行份額達到百億的主動偏股基金有11只,50億以上的達到74只。
權益基金大發展
權益基金依舊是新發基金的主力軍。
年內新成立權益類基金900只,發行規模超過1.6萬億份。值得注意的是,權益類基金的發行在全部新發基金中所占比例也有大幅提升。今年新成立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占全部新發基金的近80%,去年這一比例約為65%。
與之相對的是,債券型基金的數量有所萎縮。去年前8個月債基發行數量為342只,而今年債基發行數量降至185只;發行份額也從7157.85億份降至3681.85億份,將近減半。
劉亦千分析認為,權益基金的發行占比上升或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首先,債券市場的市場化定價水平還有待提升,對于基金公司而言,尋找優秀標的并不容易。其次,從收益上來看,過去兩三年債券類基金與權益類產品相比不具備收益競爭力。第三,從監管導向來看,權益基金是行業重點發展的品類,受到行業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權益類基金的發行數量上升是行業選擇、市場選擇、投資者選擇的共同結果。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