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彭衍菘
4月11日,西部利得基金公告稱,決定于2024年4月15日起調低西部利得天添金貨幣市場基金的管理費率,由每年收取0.2%調低至0.15%。
不僅如此,再結合基金2023年年報來看,最近一年多,基金管理費下降超百億元,單家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均有所減少。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金管理費率的普遍下調,實質上是將部分利益讓渡給基金持有人,此舉對行業的影響也較為深遠,或將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另一方面,管理費率的減少,將促使未來基金公司更加注重自身的業績表現和有效管理規模的增長。為了克服管理費率下降帶來的壓力,基金公司將更加重視加強自身建設,謀求高質量發展。這種轉變將有利于行業的整體提升,使那些具備專業能力和良好業績的基金公司脫穎而出。
又有基金管理人調降產品費率
4月份以來,還有融通基金、信達澳亞基金、浦銀安盛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調低了旗下部分產品的費率。
4月10日,融通基金公告稱,為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進一步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根據有關規定,經本公司與基金托管人協商一致,決定自2024年4月11日起,調低融通通源短融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A類基金份額(下稱“融通通源短融債A”)的銷售服務費率。調整后,該產品A份額的銷售服務費率由每年收取0.30%調低為0.01%。
本月初,信達澳亞基金將旗下信澳慧理財貨幣市場基金的管理費率由0.2%降至0.17%,托管費率由0.05%降至0.04%;浦銀安盛基金對旗下浦銀安盛6個月持有期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包含A、C份額,下稱“浦銀安盛6個月持有期債券”)的管理費率由原0.6%調整至0.4%,托管費率由原0.20%調整至0.12%。
目前,全市場(各類份額分開統計,下同)的管理費率平均值為0.73%,最高達3%。
在6132只債券型基金中,管理費率、銷售服務費率、托管費率的均值分別為0.35%、0.27%、0.1%。經調降后的融通通源短融債A,在銷售服務費率上將與97%的同類產品拉開差距。“浦銀安盛6個月持有期債券”調降后的費率價格,在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上也將分別甩開1293只、956只同類競品。
在885只貨幣市場型基金中,經調降后的信澳慧理財貨幣市場基金費率優勢更為明顯,以同類均值0.25%的管理費率和0.06%的托管費率作為參考,該產品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分別低過64%、97%的競品,目前兩項費率均不高過該產品的貨幣市場型基金僅18只。
琢磨基金總經理火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募降費不僅有助于提升投資者體驗和保護投資者利益,也有助于推動行業的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在工具化趨勢加強方面,在降費的大背景下,疊加近幾年內地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和股市波動,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包括個人投資者對于成本更低的產品更加青睞。
行業綜合費率水平穩步降低
今年3月份,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在提升投資者長期回報方面提到,扎實推進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穩步降低行業綜合費率水平。
隨著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加入降費陣營,讓利投資者。
除近期陸續調降費率的產品外,根據此前披露完畢的基金2023年年報來看,2023年基金管理人收取管理費用1356.56億元,同比減少102.31億元,降幅7.01%;平均管理費用收取6.85億元,同比下降8.89%。
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汪普秀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基金公司角度來看,隨著費率的降低,基金公司需要找到新的盈利方式,例如通過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同時,基金公司也需要更加關注自身的運營效率,通過精細化管理來降低成本。
汪普秀表示,隨著基金公司降低費率,這會逐步推動管理人加大對讓利型產品等創新產品發展。本質上來說,讓利型產品設立的初衷是將基金公司收入與產品投資收益掛鉤,增強基金管理人和投資者的利益一致性。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基金不賺錢就不收取管理費;二是按照業績分檔收取管理費;三是投資者持有時間越長,費用越低。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全市場共有241只基金產品采取收取浮動管理費的方式,數量上僅占1.1%。
汪普秀進一步表示,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說,可以鼓勵基金管理人進一步充分發揮主動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遏制基金公司高位發基金、基民虧錢基金公司照樣賺錢等現象,但同時也會使得行業整體的競爭加劇。同時也會倒逼基金公司更重視老產品的持續營銷和投資者教育陪伴。管理費率的下降可能會使得基金公司更加關注持續運營。因為基金公司通常會將管理費按照一定比例以“客戶維護費”的名義返傭支付給銷售渠道,而新發的客戶維護費通常要高于老產品持續運營,所以如果管理費率下降,會刺激基金公司將營銷精力放在客戶維護費相對較低的老產品上,以減輕管理費率下降對盈利的沖擊。此外,基金公司也可以尋求提供其他附加值的服務的方式,例如申請基金投顧牌照為客戶提供組合服務等,以增加額外收入來源,同時也可以提高投資者體驗,實現雙贏。
(編輯 閆立良)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