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此外,銀行還與基金公司“聯手打造”爆款基金。“有時候我們并不想發新基金,而是銀行看好公司某位基金經理,為他量身打造新基金,并舉全行之力進行銷售。”一位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透露,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愿意宣傳基金,以拉動銷售。
銀行不推薦自家理財產品轉而賣力銷售基金,背后動力是什么?多位銀行業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高比例的客戶維護費對銀行有巨大吸引力。
“客戶維護費是給銀行等渠道的尾隨傭金,銷售渠道越強,給的比例越高。”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說,“我們與各銀行針對每只基金都要簽尾傭比例。在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出臺前,基金公司與銀行基金管理費的分成比例最低為‘五五開’,與國有大行的分成比例一般是‘四六開’或‘三七開’,有些不好賣的產品分成比例可達‘二八開’甚至更高;與股份制銀行簽的低一些,基金公司能拿到的稍多一些。不過,在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出臺后,與國有大行簽的都是‘五五開’,股份制銀行能拿到的分成比例則不足五成。”
銀行考核悄然轉向
在公募基金連續火爆兩年,尤其是銀行資金進一步向公募基金“遷徙”后,銀行高管們的內心五味雜陳。
在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高管看來,短期內,公募基金大發展對銀行固收產品和“固收+”產品有一定侵蝕作用。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不存在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購買期限較長理財產品的客戶通常年紀偏大且追求穩健投資,因此不必過分擔憂銀行資金流向公募基金。
“盡管資本市場存在風險波動,也出現過公募基金大發展、大回落的現象,但資本市場發展總體向上趨勢不改,公募基金會發展得很好,這讓銀行理財將面臨一定壓力。”上述國有大行銀行理財子公司負責人說,應進一步加快銀行理財自身轉型,通過提升銀行理財子公司投研能力支持資本市場發展,而非總是需要“借道”基金進入股市。
國盛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年底,銀行理財市場規模達25.8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9%,年增速回落2.86個百分點。2020年公募基金規模增長36%,或由于2020年股市表現較好,居民財富更多地流向公募基金,導致銀行理財規模增速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的考核已開始悄然轉向。
“2020年全行鼓勵理財經理賣基金,銷售基金的提成比例高于銷售理財產品,這造成客戶買基金的錢大部分來自理財產品。”上述某南方中型銀行業務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年底復盤,銀行已發現‘理財搬家’問題,肯定要做適當調整,不會再出現客戶經理鼓勵客戶賣理財產品買基金的情況了。銀行會整體考慮客戶財富構成,考核將更均衡,偏重整體增量。”
上述農業銀行某支行張姓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當前銷售基金的提成比例相較上季度而言已有所下降,“此前理財經理賣出1萬元基金的提成約為60元,而現在只有40元至50元。”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2020年被視為居民大類資產向資本市場配置的元年,大類資產輪動新周期剛剛開始,這一趨勢也將持續下去。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