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都遭到了監管機構的處罰。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即2017年1月1日至12月5日),有223家公司被各類監管機構處罰,共計受到處罰311次,有多家企業在今年受到2次以上的處罰。
此外,還有1096名個人被處罰,其中,917名被處罰的個人是公司高管,其余則為公司股東等。
從違規的內容來看,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等皆有。從處罰結果來看,共計有508次處罰提及了罰款,罰款總金額約為38.769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上市公司因為違規嚴重,在被處罰之后,投資者也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向公司提起訴訟賠償。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僅其代理的證券虛假陳述案件來看,今年就有8家公司因被處罰或者發布處罰告知,等待進入司法程序;有17家公司的案件進入了司法程序;有13家公司的案件今年判決,“各類案件參與索賠的投資者超過萬名。”
集體索賠已有成功案例
從兩市的公告中可知,投資者累計索賠的金額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并不輕松。
最近一期開庭審理的投資者索賠案,是12月4日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首批投資者起訴金亞科技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
根據公司此前的公告顯示,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12月4日和12月5日開庭審理130名原告起訴公司證券糾紛案。其中,110名原告起訴公司,20名原告起訴公司和公司實際控制人周旭輝。110名起訴公司的原告,共計向公司索賠金額約為2806.5萬元;向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周旭輝索賠的原告,索賠金額約為142萬元。
參與此次訴訟的王智斌對《證券日報》介紹,“在庭審中,金亞科技認為,雖然2014年年報財務數據不實,但這只是會計差錯,并不構成虛假陳述,并且認為投資者損失是當時大環境造成的,與金亞科技無關。除此之外,公司還認為金亞科技股價在2015年上半年漲勢迅猛,投資者在此基礎上買入股票,應承擔‘追高’的風險。”
“證監會在處罰告知書中明確提到該公司虛構營業收入和利潤,并且擬對周旭輝等直接責任人處以終身市場禁入的處罰,足見金亞科技實施的是財務造假行為,而不是記錯賬的‘會計差錯’。”王智斌認為,除此之外,金亞科技在A股集體表現疲軟期間是停牌的,大盤走勢對其股價并無影響。至于金亞科技所稱投資者“追高”的問題,“投資者是基于對公司的良好預期、基于公司管理層的信任而在較高價格上投資該公司股票,金亞科技造假欺騙投資者已屬過錯”。
訴訟索賠投資者不足2%
此前,金亞科技在回復《證券日報》的采訪郵件中解釋,“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且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決定對《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中相關內容申請聽證、陳述和申辯,公司將根據該事項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持續關注。”
而公司在11月28日發布的公告則進一步顯示,收到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來的傳票及相關文書,將于今年12月12日和12月13日開庭審理135名原告起訴公司證券糾紛案,其中,52名原告起訴公司,84名原告起訴公司和公司實際控制人周旭輝。52名起訴公司的原告,索賠金額約為1139萬元;84名向公司和實際控制人索賠的原告,索賠金額約為2120萬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且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已依法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聽證或陳述、申辯。”公司解釋。
王智斌介紹,從其觀察來看,隨著證監會調查頻率和處罰力度的加大,投資者索賠的熱情也日益高漲,和往年相比,各類案件參加訴訟的人數和金額都顯著擴大,但整體而言,“參加訴訟的投資者占符合索賠條件投資者總數的比例仍然維持在2%左右,絕大部分投資者由于無法獲取相關信息而未能參加訴訟。此外,參加訴訟的投資者仍以散戶為主,私募基金偶有出現,公募基金仍然不見身影。”另一方面,“隨著證券訴訟理論和司法實踐的發展,各地法院對于界定虛假陳述行為的重大性問題、揭露日認定標準、因果關系、損失計算方法等各方面的認定標準也日益復雜化”。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