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誠 見習記者 施露
控股股東胡黎明去年年底才轉讓延華智能的股權和控制權,上市公司高管已接二連三開啟減持之路。
1月22日晚間,延華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監事葉曉磊已經減持3萬股,葉曉磊合計持有公司20.4萬股,本次減持結束后,還擁有17.4萬股,其中限售股13萬股,流通股4.3萬股。”
不過,這并不是葉曉磊減持股票的終點。22日,延華智能公告稱,葉曉磊將繼續減持4.3萬股,此外,公司另外3名高管也開啟了減持之路。其中,張彬擬減持4.96萬股,盛想福擬減持3.2萬股,劉金領擬減持1.48萬股,用途皆為個人資金需求。
減持的直接原因,或許與去年年底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有關。
去年12月19日晚間,延華智能公告稱控股股東胡黎明擬將其持有的9.41%的股權轉讓,并將額外9.41%股權對應的表決權一并轉讓給接盤方。
也就是說,接盤方只花了約9%股權的錢,便獲得了近18%的表決權,擁有上市公司決策權。公開資料顯示,接盤方與資本市場的“當代系”密切相關。
買9%股權多送9%表決權
延華智能去年12月19日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胡黎明與上海雁塔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協議,胡黎明將其持有公司的6738萬股股份協議轉讓給雁塔科技,占公司總股本的9.41%。
與此同時,胡黎明將其另行持有的6738萬股股份對應的投票權委托給雁塔科技,亦占公司總股本的9.41%。
這也意味著,延華智能賣部分股權,對方可以獲得股份數量兩倍的表決權,從而控制上市公司實際經營。“上市公司賣少數股權送更大比例控制權屬于租殼,這在此前是被市場嚴格限制的,而當前,‘買一送一’,即買同樣的股權,多獲同樣數量的表決權,這背后一定是有抽屜協議在的,否則接盤方不會愿意輕易接盤,上市公司實控人也不會輕易賣。”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不過,“買一送一”并不是延華智能的重點。《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延華智能轉讓價格幾乎是在打折出售。
停牌前,延華智能收盤價格為13.85元/股,而轉讓股票的價格僅為12.49元/股,總價達8.41億元。與延華智能停牌前13.85元/股的價格相比,延華智能相當于打9折甩賣上市公司股票,而且末尾還“買一送一”。
自證監會嚴打賣殼行為以來,不少上市公司開始變相“賣殼”,不過,此前的交易一般都是溢價出售股權,送些許表決權,而當前,延華智能幾乎是打破了這一習以為常的做法。
此次減持完畢后,原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兼大股東胡黎明將套現離場,這是其年內第二次出售所持延華智能股權,距上次減持不到5個月。
去年7月,延華智能第二大股東上海延華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延華高科”)進行整體轉讓,其100%股權以16.22億元的總價轉讓給北京市京南方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延華高科持有延華智能18.3%,胡黎明持有延華高科71.02%股權。該次股權轉讓,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10.8元/股溢價14.63%。
接盤方與“當代系”有諸多關聯
如果此次轉讓最終實施完成,雁塔科技持有上市公司1.34億股,占總股本的18.82%,成為擁有投票權最多股東,雁塔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潘暉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股權轉讓的“接盤方”雁塔科技成立于2017年10月23日,公司成立之初的注冊資本為1億元,股東為韓國強和趙洪昇,12月1日,公司法人代表才變更為潘暉,注冊資本也從1億元增加到5億元。
其中潘暉出資3億元,韓國強和趙洪昇每人出資1億元。韓國強和趙洪昇在資本市場上名氣不大,而潘暉卻是數家公司的法人。
公開資料顯示,潘暉則與資本市場上的“當代系”密切相關。當代系以當代控股為核心,旗下分布著當代東方、廈華電子、國旅聯合三家A股上市公司。
潘暉是鷹潭市華夏四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夏四通”)的股東之一,持股6.25%,擔任執行董事及法人,華夏四通對外投資了廈華電子。
2014年12月25日,廈華電子公告稱公司股東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下稱“華僑企業”)擬向廈門華夏四通(下稱“廈門四通”)協議轉讓其所持的廈華電子4177.94萬股股份(占廈華電子總股本的7.99%),最終成交額為1.53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廈門四通的總經理兼法人為潘暉。
公開報道稱,廈門四通、當代投資集團旗下子公司廈門德昌行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廈門復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注冊地均相同,媒體也質疑華夏四通疑似當代投資集團的一致行動人,但并未得到當代系的回復。
注冊時間僅兩個月的雁塔科技來頭不小,本次支付的股份轉讓價款8.42億元全部來源于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
天眼查數據顯示,潘暉還持有武夷山熙海岸置業發展有限公司45%股份,并擔任監事一職。
此外,天眼查數據顯示,潘暉還是廈門匯銀聚盛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股東及法人,亦是福州晉安區信鋒五金商行的股東。
華夏四通與廈門當代控股集團有著密切關聯,華夏四通是當代控股旗下上市公司廈華電子的第五大股東。當代控股集團,亦有一位法務工作小組組長名叫潘暉。但《證券日報》記者尚不能確定這二者為同一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