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聯重科在長沙舉行高空作業機械產品發布會,發布了高空作業機械公司生產的三大類別、共8個型號的高端智能全新產品。同時,行業內全國首條覆蓋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生產全工序的智能化流水線——中聯重科高空作業平臺自動化生產線也正式對外亮相。
中聯重科總工程師付玲表示,進軍高空作業機械這一領域,是中聯重科實施聚焦工程機械板塊戰略以來的重大進展,高空作業機械智能工廠的投產,更是公司布局智能制造的戰略落地。未來公司將為高機產品順利面世提供技術、資金、市場、服務、金融等多個方面的資源和支持。
搭載人工智能引領高機行業
據了解,此次中聯重科發布的8款高機新品包括自行走電動剪叉式、曲臂式和直臂式三類,基于中聯重科傳統技術優勢和物聯網、現代傳感等新技術的加持,多個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并且全部符合歐標、美標及國標要求。
《證券日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看到,兩款臂式高空作業平臺采用的四輪驅動越野底盤。據介紹,其最大爬坡度可達到45%,滿足多種室外作業工況。其中,中聯重科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ZA14J,是國內首臺超大載荷和雙載荷設計的14米曲臂產品,承載能力高出行業30%以上。同時,產品采用零尾擺設計,使其非常適合在狹小空間作業。
另一款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ZT26J,最低伸縮速度可做到20毫米每秒,調平精度可做到1.5度以內。產品采用三節伸縮臂加飛臂的臂架結構,在臂架伸縮平穩性、工作平臺調平精度等方面做了優化設計,使其成為一款絕對領先的高空作業平臺。
搶灘近千億元高機市場
資料顯示,高空作業機械設備覆蓋建筑、園林、廣告等行業,是滲透率非常高且受行業周期影響小的產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各行各業對安全越來越重視,該類產品市場前景廣闊,國內市場目前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增長,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過去幾年復合增速達到100%。
據行業人士分析,假設未來我國高空作業平臺發展達到歐洲水平,則對應高空作業平臺量為63萬臺,目前我國保有量只有4萬臺,擁有16倍增長空間,對應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千億元規模;假設未來達到美國水平,則對應的增長空間為40倍。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認為,回顧高空作業機械發展歷史,主要工業國家不同階段對建筑設施的使用趨勢、產品性能、使用空間不斷延伸,高空作業機械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屬于方興未艾的新興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同時,高空作業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登高作業設備,其安全性、經濟性兩大核心優勢與傳統腳手架等高空作業設備相比,替代優勢明顯。隨著建筑等行業安全生產制度保障逐漸完善、施工安全意識日趨加強,人力成本的提高、我國勞動力的相對減少等因素的影響,高空作業平臺替代傳統腳手架等登高設備的替代需求也增大。
此外,高空作業平臺除主要應用于建筑施工領域外,下游應用也非常廣泛。相關研究顯示,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空作業平臺行業復合增速有望達到40%,而高端、智能化產品將是行業領軍者未來發展方向。
面對潛力巨大的高機市場,中聯重科在今年6月召開的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將發力新興板塊,全面推進高空作業機械設備生產制造。按照中聯重科的規劃,計劃在該領域第一個3年(2018-2020)做到國內第一、第二個3年(2021-2023)做到全球前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