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35年前的一個秋天,在北京最美好的季節,“華遠經濟開發公司”以20萬元注冊資金在西城區設立了,這即是華遠集團的前身,也是日后一度引領中國房地產發展的華遠地產的前身。
實行“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華遠集團問世之初就是西城區委區政府“創一下新路子”的創新型企業,代表一種企業運營新思路、新觀念,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產物。2018年11月1日,華遠集團成立35周年。盤整過去,從20萬元借款起家,到如今集團資產總額達500億元;從確立地產主業到集團股份化改革實現上市;從瞄準時機涉入科技、金融、商業服務等領域到多元化產業融合發展,華遠集團可謂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計劃外全民企業的創新發展之路。
抓住機遇
拿下華威大廈鎖定主業
與很多企業一樣,華遠集團成立之初,也并未直接切入地產領域。彼時,其主要經營活動緊緊抓住社會經濟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市場機遇而鋪開,創辦餐飲、計算機等分支企業;但很快實現經營開發型向資源開發型轉變,成立了旨在開發人才資源、旅游資源、技術信息資源的一批新公司。這種抓住機遇、主動出擊、迅速搶占市場資源的方式,在后來的實踐中逐漸成為華遠企業家們鮮明的進取意識和共同的個性本能。
1984年,華遠先前在市場條件下所顯露的機制優勢和勃勃生機,讓市區政府決定把開發建設西單商業區中最大的現代化商業樓(即華威大廈)的任務交給華遠公司。華威大廈的落地完成,開創了國內多項“第一”的紀錄:第一個財政撥款改為合資;第一個中外聯合承包的交鑰匙工程;北京第一個中外(挪威)合資建設的房地產項目;中國第一個使用國際銀團貸款進行房地產建設的項目……
更重要的是,對華遠集團來說,以華威大廈破土動工為開端,經過兩年時間的艱苦努力,城建開發工作形成了大型公建與住宅開發、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土地開發與房地產經營相結合的開發結構,使華遠公司逐步成長為首都城建開發行業中的先行者,為后來地產業務的發展積累了原始資本和管理人才,也為華遠文化注入了“創新”和“協同”的發展基因。
自此,華遠集團開啟了京外擴張,走向全國之路。
率先改制
地產業務登陸資本市場
一個區屬國企要邁向全國乃至世界,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經營之路。
1991年,華遠集團意識到,要建立效益經濟的運行機制,同時擴大對外合作。很快,華遠先后注冊了一批合資企業和海外公司,業務發展開始步入新時期。同年,實行“股份化、集團化、國際化”的發展戰略,這是華遠發展史上作用最為突出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它是華遠從量變到質變的標志。
1993年,華遠集團公司所屬房地產業、旅游業、高科技業等企業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工作。其中,集團以房地產開發作為支柱產業,率先組建了由華遠集團公司控股,一百多位社會法人和公司內部職工持股,注冊資金達2.5億元的華遠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遠地產)。當年稅后利潤即達到2.29億元,上繳國家稅金超過企業前九年的總和,其成為北京市第一個企業人均創利超150萬元、人均創稅超60萬元的企業。
但房地產是個資金密集型產業,資金量不僅制約著企業發展速度和規模,也決定著利潤高低。鑒于此,對華遠發展歷史濃墨重彩的一個外資股東入場了。1994年12月份,華遠地產增資發行外資普通股獲批,改組為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合資之后,當年稅后利潤比上年增長24.4%,利潤連續增長為上市創造了業績支撐。
順勢而為,華遠地產開始準備境外上市。
當時香港還沒有回歸,所有的文件必須符合香港式英國的法律。經過大概兩年的準備,1996年,華遠地產外方股東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融資1億美元,華遠地產借此實現“借橋上市”,打開了向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大門。
從1994年至2001年7年間,華遠地產通過合資累計從國際資本市場融資5.2億美元,企業注冊資本擴大到13億元,公司總資產63億元,累計上交稅金超過9億元。華遠地產一躍成為中國自有資本最多的房企之一,并成為北京市第一家中外合資、國內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房地產開發公司。
不難看出,集團企業“股份化”壯大了集團整體實力,使華遠走上了一條高速擴張之路。即使1997年和2008年兩次金融危機,華遠都安然渡過。
擁抱未來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展
在房地產業取得成績后,華遠集團進一步明確了多元化投資戰略發展的重點:地產、金融服務、商業服務及高新技術,投資更加科學而理性。
經過多年投資布局,華遠集團經營范圍已涉及城市建設、房地產開發、金融、商貿、旅游、餐飲、醫藥、計算機、建材、汽車、針織、物業管理、生物制品等諸多領域,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產業格局,構成了跨地區乃至跨國界的經營布局。
經過幾代管理層的更迭,如今的華遠集團在完成剝離不良資產、投資藍海業務等多種業務結構調整后,如同35年前成立之初一樣,改革和創新仍是其重要基因。在華遠集團的“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仍能找到對上述企業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華遠集團將深化改革、固本求新,繼續發揚堅韌、團結、探索、奮斗的企業精神,堅持總體最優原則,圍繞產融結合、雙輪驅動兩條主線,促進地產、金融服務、商業服務、高新技術四大板塊協同發展,緊緊把握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發展趨勢,深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全面推進智慧轉型,努力建設新時代受人尊敬的智慧型、創新型華遠集團。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