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養豬大戶”牧原股份披露2020年度上半年業績,公司實現扭虧為盈的同時業績大幅抬升,實現歸母凈利潤107.84億元,在已披露半年報的公司中暫列盈利王。不過,半年報也顯示了牧原股份的股東變化情況,普通股東人數大幅增加,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均有減持的動作。
兩大因素驅動業績走強
半年報顯示,1-6月,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0.33億元,同比增長193.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7.84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56億元。此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同比增長689.50%至111.41億元。
牧原股份表示,驅動業績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受非洲豬瘟疫情的持續影響,報告期內生豬市場供應形勢緊張,生豬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生豬價格的明顯上漲,是凈利潤明顯上升的主要原因。二是公司智能化、標準化管理提升。公司繼續提升生物安全硬件基礎設施改造,強化物品、人員的管理,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成本的投入,實行智能化養豬管理,有效改善豬舍環境,提高生產效率,確保豬只健康生長,提高了公司生產成績,實現高品質、高效率養豬。
公告顯示,2000年以來,全國生豬養殖業經歷了如下波動周期: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為一個完整周期,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個小周期。2019年受豬周期、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生豬產能下降,市場供應偏緊,豬價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全年均價同比漲幅較大。進入2020年,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豬價格持續高位運行,2020年1-6月全國生豬均價為33.90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36.95%。
牧原股份表示,上半年公司主要圍繞提升場區生物安全防控、擴大生豬養殖產能以及屠宰場建設等工作進行,截至6月30日,公司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余額為429.27億元,比年初增加154.64億元。上半年,公司加快在南方區域的發展布局,在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浙江、海南等省份設立子公司,增加生豬出欄量,保證豬肉供應。
股東增加近三萬人
半年報中披露了牧原股份前十大股東的變動情況。截至6月30日,牧原股份普通股股東總數為8.26萬人,相較于一季度的5.32萬人,股東人數增加2.94萬人。
數據顯示,牧原股份最近一個月上漲34.97%,上榜深股通13次,外資累計凈買入4.49億元;近兩個月上漲41.57%,上榜深股通27次,外資累計凈買入5.47億元;今年以來上漲82.02%,上榜深股通0次,年內外資累計凈買入5.46億元。
同時,半年報顯示,牧原股份控股股東和實控人均有減持動作。其中,公司控股股東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減持公司3248.11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5.24%;公司實控人之一的秦英林上半年共減持1116.38萬股,目前持股比例為39.76%。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二季度減持牧原股份5.94萬股,持股比例為2.75%,在前十大無限售條件普通股東中,持股排行第四位。此外,河南隱形富豪袁桂寶的持股比例也發生了變化。半年報顯示,河南鴻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減持2310.12萬股股票,河南鴻寶集團有限公司減持243.52萬股。不過,蘭考縣鴻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增持公司3359.20萬股。天眼查數據顯示,上述三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袁桂寶。
數據顯示,7月17日,牧原股份現身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位居深股通港資成交額第8位,港資總計成交9.79億元。其中,買入5.98億元,賣出3.81億元,凈買入2.17億元,凈買入額占該股當日總成交量的6.51%。
行業均實現盈利
數據顯示,14家生豬養殖概念股已全部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凈利潤均實現“大幅上升”或“扭虧為盈”。
正邦科技預計歸母凈利潤為23.5億元至24.5億元,2019年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75億元。正邦科技表示:“國內生豬供應持續緊張,生豬銷售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幅較大,是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扭虧為盈,且凈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新金農半年報預告顯示,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65億元至1.95億元,公司去年同期盈利1728.69萬元,同比增長854.48%至1028.02%。
金新農表示,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國內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肉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市場生豬價格同比大幅上漲,上半年生豬銷售均價同比增長195.63%,受此影響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長。
生豬養殖企業還帶動了飼料生產企業的業績。禾豐牧業17日晚公告,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5.8億元至6.1億元,同比增長61.56%至69.91%。公司表示,報告期內,飼料業務呈爆發式增長,總銷量同比增長42%,其中豬飼料銷量同比增長61%,禽飼料銷量同比增長39%。
開源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下半年,預計主要上市公司出欄量將加速釋放。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月度銷售均價與其主要產能地區的均價差距在縮小,表明死淘母豬的銷售比例逐月降低,在此趨勢下,養殖成本有望繼續下行。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