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馬宇薇
9月16日,2020(第十三屆)中國礦業循環經濟暨綠色礦業發展論壇在呼和浩特市蒙草生態種業中心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礦業聯合會主辦,蒙草生態承辦,論壇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會議形式召開,線上共有185家單位設立156個分會場。
據悉,本次論壇旨在推進礦業領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充分發揮大數據在礦業綠色發展中的引擎作用,展望產業與礦業綠色發展的“雙贏”之路。
礦山礦業要綠色發展
論壇上,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國內礦山企業對降本提效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會議強調,要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不僅要一手抓污染物減排,抓環境治理;還要另一只手抓大力推動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的治理,努力擴大生態空間和生態容量,維護國家的生態安全,要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礦床地質專家陳毓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礦產資源是世界和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從我國目前的礦業狀況來看,加快發展綠色礦業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緊急任務。要想保證國家的安全,保證國家的資源安全,生態環境是基本條件,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和改善是國家不可缺少的重要事業。”
原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原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嚴之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作為與生態環境休戚相關的礦業,綠色是礦業發展的目標,綠色更是關乎生存發展的關鍵。堅持科學、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是礦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是我們礦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加快礦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
技術與方法共論“治山”之道
當礦山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相遇,“綠水青山”將如何被保護?“金山銀山”又從何而來?
“一個項目就是一次自然生命群落的拯救和恢復。”蒙草生態執行總裁兼大數據公司負責人高俊剛的這句話讓與會嘉賓深受啟發。
高俊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礦山要想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有技術和方法。蒙草生態通過‘種業數據化+數據場景化’,解決了每一平方公里甚至每平方米的土地上適合長什么、該種什么的問題”。
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礦山修復問題,蒙草生態通過“先數據、再科研、后配方”的方法,制定合適的方案,逐一破解礦山修復技術難題,不僅做到了“為大地體檢、為產業配方、為生態導航”的“治山”初心,更是實現了產業的穩健發展。
據高俊剛介紹,二十年間,蒙草集團通過鄉土植物的馴化研究和大數據技術的成熟應用,已經完成修復礦山、邊坡近3000萬平方米,在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新疆、西藏等干旱半干旱地區,浙江、廈門、湖南、廣東、河南等全國范圍內均有業務分布。通過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現代礦業技術,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全過程的智能化運行。
彭齊鳴說道:“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大數據引領礦業綠色發展’,‘大數據’和‘綠色發展’是其中的關鍵詞。對于礦業來說,綠色底色是根本,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與此同時,我們還意識到綠色發展不是顏色感官上的問題,而是一個健康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概念。要做到礦業開發全過程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這里必然涉及多學科的交叉和多產業的融合,方方面面的數據成為這種交叉與融合的重要媒介。”
蒙草生態表示,礦山修復、土壤修復、草原修復是蒙草生態的傳統優勢。在生態大數據的智慧指揮及精細化的運營中,蒙草將繼續順國情、合地情,用智慧生態大數據導航,逐步建成現代化綠色高科技智能礦山,為我國綠色礦業的發展提供可復制性的經驗和模式,讓綠色礦山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編輯 李波)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