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鄔霽霞
企業是創新的重要主體,為滿足國家科技發展戰略需要,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將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自主技術創新投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政給均勝電子等高度重視投入技術研發企業的發展增添了動力。
均勝電子也正將更多研發資源投向由中國引領的全球新興汽車市場。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均勝電子董秘喻凱,他表示:“近年來公司主要沿著汽車安全、汽車電子兩個方向深入發展,公司已基本完成汽車安全業務的整合,今年公司將重點投入汽車電子的自主研發,擬在國內設立兩個面向全球業務的核心研究院,主導公司未來在智能座艙和新能源汽車電控方面的產品研發方向。”
各板塊業務發展穩定
喻凱坦言:“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汽車行業受到了較大沖擊,零部件企業整體也面臨較大挑戰,公司堅持圍繞長期戰略,在汽車安全、汽車電子等領域持續投入,相關業務發展穩定,并借此機會加大中國區的資源投入,收獲了許多項目。”
“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產品供應商,公司汽車安全業務占全球市場份額約30%,相關資產整合也已于2020年基本完成。公司旗下子公司均勝安全持續專注在安全科技的前沿領域,研發并推出多款新型安全科技產品,通過攝像頭、傳感器等硬件感知,結合軟件算法的開發以及邊緣計算等,顯著提高駕乘者的安全系數。”喻凱如是說道。
據悉,均勝安全已實現量產的駕駛員監控系統(DMS),可實時追蹤駕駛者頭部位置和臉部特征,識別駕駛者的視線方向,并警示駕駛員專注駕駛,正逐漸成為行業標配,未來在國內也將大規模推廣;新款電路保護系統,可根據電壓、電流和其他規格靈活調整,極大程度地減少新能源汽車因電池和電路產生的安全隱患,目前已搭載于頭部“造車新勢力”相關車型。
喻凱表示:“公司在汽車電子多個領域的探索有深厚的積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新能源汽車電源管理是最先落地的。”
據介紹,2019年以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均勝電子也加快了中國區的產品布局和市場拓展,先后成為大眾汽車中國區MEB平臺車型的BMS獨家供應商,奔馳MFA2平臺車型的BMS供應商,同時也陸續獲得了一線自主品牌及造車新勢力的訂單。
均勝電子布局數年的智能網聯業務也即將進入爆發期,子公司均聯智行5G-V2X車載終端設備逐步從測試走向量產,向車企提供5G服務及V2X相關應用,并支持亞米級高精定位,并通過戰略投資與業務聯合,幫助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盡早上車,使之實現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跨越。
擬設立兩個核心研究院
喻凱透露:“事實上,以前公司的研發更多是跟隨德國、美國市場的腳步,從2019年開始,我們加快了通過自主研發探索新興領域的步伐。因為在新興領域我們和國外競爭對手差距較小,相對來說機會比較大。2020年公司通過實踐發現成效不錯,也更堅定了這個想法。”
“公司擬于今年在國內建立兩個全球核心研究院,主要圍繞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技術兩大方面自主研發探索,目前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喻凱補充說道。
喻凱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其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公司將更多聚焦于電池管理系統、儲能技術。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對其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電池行業不斷變革,從液態電池發展到半固態、固態、氫電池等,存在巨大的探索空間。目前公司在該領域已有一定的研發基礎和成果。”
據悉,均勝電子BMS產品已具備高精度參數監測、荷電狀態(SOC)評估和電壓均衡三大功能,在保障動力電池安全和提高電池壽命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滿足了大眾、寶馬、奔馳、保時捷等一流整車廠商高品質的需求。
市場驅動正成為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的全新動力,2020年以來,無論是自主品牌、合資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車輛技術和產能布局上下足功夫,紛紛推出量產車型。根據中汽協預測,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2021年銷量增速將超過30%,達到180萬輛。
“而智能汽車技術領域想象空間更大,我們將主要聚焦于智能座艙方面。”喻凱表示,“從目前市場上大熱的‘軟件定義汽車概念’來看,這個‘軟件’應該具備什么功能,能夠實現什么,以及軟件需求本身還在待定義的狀態。這兩年自動駕駛在消費端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在技術上也成熟了很多,我相信未來的汽車將不只是單純滿足駕駛”。
“我們認為智能座艙領域蘊含著一個千億元級的市場,接下來公司還將繼續探索,進一步聚焦智能座艙領域細分市場。”喻凱補充說道。
舉例來看,現階段,作為汽車智能安全座艙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入口,人機交互系統(HMI)正從單一的按壓模式轉變為多途徑、多功能的智能駕駛控制模式。均勝電子近年來也圍繞著“簡潔多元”的產品路線,不斷將手勢識別和語音控制等新興技術集成應用在產品中,豐富了用戶的駕駛體驗。
據悉,由均勝電子提供的奔馳AMG車型搭載的集成式方向盤觸控技術,融入了主動反饋、語音控制等技術,可高效控制諸如導航、巡航、信息通訊和多媒體等對應功能;寶馬的中控系統、奧迪MMI系統和保時捷中控系統等都由公司進行研發和供應。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