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云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957.SZ,以下簡稱“貝泰妮”)和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5296.SH,以下簡稱“神農集團”)相繼上市后,云南資本市場又迎來大動作。
近日,昆明市金融辦聯合云南證監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舉辦了“2021年昆明市推進企業上市培訓會”,旨在為昆明市60多家擬上市企業進行相關培訓。云南證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蔣厚賢表示:“企業要轉變思想,主動對接資本市場,同時練好內功,信披真實規范運作,提高內部控制水平”。
成功上市獎勵1600萬元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云南省政府出臺了《推動企業上市倍增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三年方案”),選出42戶本土企業入云南省“金種子”備選企業,明確提出實施財政、稅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為調動企業上市的積極性還開通綠色通道。
三年方案指出,只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2021年2月5日,證監會批準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云南省財政都將給予1600萬元獎勵。對于“借殼”或“買殼”外省上市公司并將注冊地和納稅地遷入云南省的企業,經過考核,省財政依舊會給予1000萬元獎勵,甚至,對于在“新三板”和云南省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的企業,省財政都將分別獎勵100萬元和50萬元。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蔣厚賢總結指出,2019年以來,在“云南省企業上市倍增三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地方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協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昆明市的企業上市工作取得良好成績,合計新增A股上市公司5家,同期云南省新增A股上市公司6家;輔導備案企業4家,同期全省金融輔導備案企業8家。
蔣厚賢強調,擬上市企業要充分把握當前的政策窗口期,正確認識上市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還要轉變思想,提高主動對接資本市場的意識。同時,練好內功,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性,規范運作,提高公司內部控制水平,并希望昆明市金融辦等各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協助企業解決上市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擬上市滇企集中在制藥、農業等行業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截至2021年6月4日,42戶“金種子”備選企業中已有5家注冊地在昆明的企業成功上市。作為“金種子”名單中的優秀“畢業生”,貝泰妮也應邀參加本次培訓會議,公司董秘王龍與參會的企業分享上市成功經驗及上市后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昆明市金融辦主任楊文志表示,自2019年云南省啟動企業上市倍增三年行動工作以來,昆明的神農集團、貝泰妮、健之佳、紅塔證券、震安科技五家企業已成功上市。但是與其他省會城市相比,昆明市仍有較大差距。
楊文志還強調,希望擬上市企業要轉變傳統觀念、要深化融資理念、要堅定上市信念,繼續加快推進企業上市進程,早日實現企業上市,早日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為昆明市產業轉型升級、結構優化調整、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
昆明市金融辦副主任董姣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培訓活動主要邀請“金種子”企業和一些有上市意愿的企業參會,這些企業條件都不錯,行業包括生物制藥、高原農業特色產品、裝備制造行業、水利水電上下游企業等,通過此次培訓,積極服務擬上市公司、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昆明經濟高質量發展。
現場,有企業代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表示,昆明市金融辦舉辦這樣的培訓活動非常有意義,企業在做大做強的同時必須要規范運作,通過培訓,使企業在上市過程中少走彎路,并對未來充滿信心。
(編輯 喬川川)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