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畔的傳化大廈,是傳化集團及傳化智聯(002010)總部所在地。經歷過去30多年的時代變遷,傳化集團的身形日益龐大,“紅色引擎”如影隨形。
在浙江眾多民營企業中,傳化集團第一個建立了黨委。依靠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傳化集團以一口大缸和借來的2000元起步,從家庭小作坊一躍成為業務覆蓋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企業集團,布局發展物流、化學等產業。
作為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成長起來的一家民營企業,傳化集團在把企業發展好的同時,注重加強黨的領導、關心員工、擔當責任。
建立浙江首家私企黨委
一口大缸,一輛“二八”自行車,陳列在傳化大廈企業展館的兩件老古董,顯得格外搶眼,也不禁讓人聯想到傳化集團當年的創業場景。
1986年,傳化集團創始人徐傳化,東拼西借籌來2000元,以一口大缸、一口鐵鍋為“生產設備”,辦起了洗滌劑廠,開始生產液體皂。歷經上千次失敗,其子徐冠巨研發的“901”去油靈產品在市場上一炮打響。公司年年實現銷售收入翻一番,從1989年的200萬元增長到1992年的2000多萬元。
徐傳化與徐冠巨父子一起創業過程中,統戰部門對他們很關心,受到黨的影響、教育、培養。為此,他們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當時,雖然浙江民營經濟發展火熱,但民營企業的黨建感覺還是個空白。”傳化集團黨委書記陳捷向證券時報記者回憶,在“家庭作坊”向現代化企業跨越的過程中,徐冠巨認識到,黨員素質普遍比較高,能力強、肯吃苦、肯擔責。
1998年9月,傳化集團建立了浙江省第一個私營企業黨委,下設4個黨支部,104名正式黨員。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下轄8個產業黨委,11個黨總支,136個黨支部,7個流動黨員管理站,23個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共有黨員2118名。黨員占員工總數的17.4%,黨員干部占干部總數的54.3%。
傳化始終以產業為本,持續推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精細化工與新材料領域,以科技驅動綠色發展,引領行業數字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在物流服務領域,傳化打造服務產業端的智能物流平臺,形成線下遍布全國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網絡+線上貫通供應鏈全過程的智能物流服務系統,服務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高效流轉;在科技城領域,打造“產城融合”的都市產業新城模式,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發展“數字經濟、生命科學、科技服務”等主導產業,創建“數字+”未來社區,服務和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從數據來看,過去10年時間,傳化集團資產規模翻了4.8倍,年復合增長率16.98%;營業收入翻了7.5倍,年復合增長率22.29%;利潤總額翻了4.4倍,年復合增長率15.9%;應繳稅金翻了6.5倍,年復合增長率20.64%。
在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傳化集團也始終不忘回報社會,堅定投身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傳化成立了30億元“傳化慈善基金”,參與扶貧濟困、助醫助學、救災賑災、“萬企幫萬村”等公益慈善事業,并在深度貧困地區援建了1037所鄉村衛生室,服務180萬村民。
2020年,傳化集團名列中國企業500強232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66位。董事長徐冠巨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全國勞動模范稱號。集團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并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非公企業黨建示范點、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紅旗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標兵、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
建立機制雙向融入
黨建工作非朝夕之功。傳化黨建工作能成為民營企業的標桿,是傳化集團摸索20多年、不斷總結演進的結果。
在陳捷看來,“黨建工作跟經營工作,不能搞兩張皮。如果企業黨建工作不懂業務,不懂經營,也不懂管理,純粹做黨建,一定是做不好。”傳化集團的做法是,經營組織主要精力抓經營,黨組織主要精力抓思想工作、員工關懷和凝聚力工程。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方面就協同起來了。
所以,傳化集團在2000年就提出十六字方針,“目標同向、作用互補、相互監督、共同發展”。由此,黨建工作對企業發展工作逐步形成了機制保證。10年后,這種關系已經提升為“目標一致、組織一體、工作協同”,進一步深化黨經融合,新時代的傳化集團企業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記者了解到,傳化集團按照“哪里有經營組織,哪里就有黨群組織”的思路,建立健全三級黨群組織,實現組織全覆蓋。集團形成了“黨委書記進董事會,集團工會主席進監事會,黨委班子進入公司經營層”的機制。
同時,建立“三合一”黨支部戰斗堡壘,工會主席、團支部書記任黨支部委員;一線車間建立“四組聯動”戰斗小組,即黨小組、工會小組、團小組與車間班組工作聯動,為企業發展與員工權益保駕護航。
黨群組織和經營組織的雙向融入,保證了企業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和決策的科學性。
“每當關系到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時,經營組織也會有分歧或猶豫,這時黨組織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提出意見,使企業的發展不會偏離政策的大方向。”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表示。
在傳化,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發展為黨員。一批批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黨員被選拔到企業經營管理隊伍中,他們在各個領域和戰線成為排頭兵,各種攻堅克難的任務,往往是黨員沖在最前面,開疆拓土,為企業的快速發展貢獻了很大力量。近年來,集團黨群組織600多名任職干部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力量。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
“傳化集團2001年在全國最早提出來,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在記者采訪時,陳捷強調,“這里有一個先決條件,要把工作做實。”
傳化集團的發展一直以“責任”與“實業”為兩條發展主線。“責任感”一直是傳化的核心價值理念,也體現在尊重人關心人,這種價值觀在企業管理當中有充分體現。
1995年,傳化集團建立了黨支部,主要工作就是關心關懷員工。當時的民營企業,員工基本沒有社保,傳化集團就啟動“儲蓄式養老保險”:公司出一部分錢、員工工資里扣一點,這些錢都存進每個員工單獨的銀行卡,退休時銀行卡交給員工,這樣員工退休養老就有保障。
同時,傳化集團還針對員工沒有醫保的問題,啟動了“小病包干大病統籌”;另外,集團還幫助員工解決包括班車、員工宿舍等許多實實在在的事情。后來逐步形成一些工作方法,例如,黨員責任區的“一訪三問”:訪員工、問工作、問生活、問思想。
“企業把員工放在心上,員工就會把發展企業的責任扛在肩上。”陳捷稱,傳化集團有大量黨建工作的載體,能把工作落到細微之處,把它做實了,員工感觸就特別深。
去年疫情暴發,剛好遇到春節放假,企業員工大多回鄉過年,生產一線員工嚴重匱乏。傳化集團黨委了解情況后,馬上通過微信工作群動員各級黨群干部到生產車間去,支援一線。
不到一天,就有100多名黨員干部報名。第二天,由56名黨員組成的“救援物資生產黨員突擊隊”就出現在生產一線,開始與陌生的設備接觸磨合,完成了33噸大包裝產量。
在黨員突擊隊的帶動下,傳化集團加班加點生產、包裝的“84除菌液”,源源不斷地運往湖北、浙江等地的抗疫一線,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傳化的力量。
新經濟形勢下,傳化集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企業從傳統制造向技術驅動的先進制造轉變。
針對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傳化集團黨委每年開展“克難攻堅當先鋒”活動,組織黨員骨干認領重點難點項目,幫助企業解決“卡脖子”問題。
來自化學技術研究院的黨員王小君,2016年加入了集團黨員攻關項目“水性合成革”的研發,目標是既要完全去除溶劑合成革的有害氣體釋放,又要保留溶劑合成革的結實耐用。經過黨員攻關團隊三年多的努力,終于研發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近年來,傳化集團每年由黨員領銜的技術攻關項目超過80個,完成率100%,創效益近億元。
此外,10年來,傳化集團及所屬企業共收到黨員員工提案和建言獻策15萬多條,采納率達84.5%,員工提案從2010年的人均1.6條提升至2019年的人均3.1條,提案效益7868萬元。比如,日用品公司黨員鉗工方勝遠提出建議并動手改造灌裝線,為公司節約15萬元。
推動黨建再上新臺階
“企業發展到新階段,黨建工作會碰到一些新要求,面臨一些新挑戰。”陳捷如是說。
智能物流是傳化集團近年來重點投入的業務板塊,目前傳化物流建成遍布全國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網,傳化智能物流平臺已累計服務鏈接起數十萬中小物流企業和400萬社會運力,為40多個行業的上百萬家企業提供服務。
據悉,司機流動性極強,渴望靠攏組織。與此同時,因業務帶來的各種利益沖突,導致平臺客戶之間、客戶與司機之間的矛盾糾紛時有發生。在此背景下,傳化集團自覺承擔職責使命,將流動黨員的管理和物流行業的有序發展作為自身的社會責任來抓。
以成都傳化公路港為例,港內有3500多家中小物流企業,而傳化方面的管理人員只有78人,如何能夠更高效地去管理呢?必須依靠黨組織。首先,傳化物流基于公路港建立流動黨員管理站,讓流動黨員過上組織生活。其次,在全國建了28個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把黨的組織優勢向客戶層面延伸,積極發展吸收優秀客戶入黨。近年來,傳化在優質物流客戶中發展了30多名黨員。
傳化集團還把新的載體都用起來,一些組織活動也可以在線上進行。
“現在黨建工作的很多方式方法都在變化,尤其隨著數字化的發展,未來這個方面還會走向一個新的階段。作為黨建工作干在先、走在前的企業,如何保持過去的發展優勢?只有做實做深并持續創新。”陳捷表示,企業的轉型發展需要黨組織自身率先轉型,更新觀念,擁抱變化,成為企業轉型發展的推動者,黨建工作在思路和策略上、方法與途徑上需要注入更加豐富的時代元素,體現更多的時代特征和發展新要求。
徐冠巨表示,建黨百年之際,民營企業踏上新征程,肩負新使命,邁向新未來。必須與時代同步,與國家同頻。做一個負責任的時代企業,傳化始終在努力。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