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國美零售轉型正在提速。
近日,國美召開了一場媒體交流會,國美創始人黃光裕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國美零售CFO方巍交流會上透露出一個重要細節,此次國美零售托管交易的五大戰略資產一旦具備良好的獨立運作能力,就可以通過拆分上市實現在資本市場的擴容,其中打扮家、安迅物流所處的賽道都具備萬億元級規模,增量空間巨大。
而對于外界關注的“18個月使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的目標,黃光裕也首度進行了回應。
跳出“零售”圈
加速向綜合性服務商轉型
繼9月國美零售完成北京和長沙三處大型物業的長期租賃協議后,近日,國美零售再次拿下了控股股東旗下國美管理的國美家、打扮家、國美窖藏、共享共建、安迅物流五家附屬公司簽訂為期3年的代管協議。
據悉,此次代管方案的簽訂,符合國美整體發展戰略及長遠發展利益,預期3年服務期內將為國美零售帶來萬億流量、百億平臺收入,從而帶動千億估值增量。
按照國美的規劃,此次大股東將5個戰略資產包以代管方式的注入,將進一步增強國美零售供應鏈資源和能力。同時,國美零售欲通過六個平臺協同經營形成完整閉環。另外,代管協議明確國美零售將獲得管理收入和股權獎勵,并鎖定了5個戰略資產包價值增值的優先購股權。
國美的野心不僅于此。國美零售CFO方巍表示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此次國美連續推出的項目,更是基于全局的考慮。五大資產包進入國美零售以后,線上線下等六大平臺形成了齒輪型的紐合,不是孤立的,是一個紐合體,我們進行了鏈條的最優化”。
從國美零售發布的公告可見,“國美家”業務主要從事商廈、食品及零售實體管理,提供業務經營技術服務以及技術開發。在國美的長遠規劃中,“國美家”將在單一電器門店與多業態“家·生活體驗館”等實體基礎上,向上延展出大型化城市展廳、向下延展出小型化國美驛站等多重門店形態,形成城市店、商圈店、區域店、社區店以及驛站店五位一體的結構。最終國美將以本地生活數字化平臺為定位導向,構建起線上與線下雙平臺聯動的國美生態圈。
在國美“家·生活”戰略布局中,除了家電與家用賽道的大力擴展外,還將精力放在了家居和家裝賽道的開拓上,因為國美內部測算這兩條賽道的市場容量高達3萬億元以上。同時,今年國美還加大了物流投入,不但借助“國美家”實體的閑置倉儲能力開創出“閃店送”業務,還上線了集零擔、專車、裝配一體的供應鏈物流網絡“安迅卡航”平臺。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業務布局角度來看,無論是物業租賃還是對五家公司的托管,都有利于國美零售推動‘家·生活’戰略的落地,一方面通過物業租賃低成本構建O2O模式的線下生活體驗場景,把傳統賣場升級為家居解決方案體驗館,提升客戶黏性,更加突出國美服務品牌而不是具體產品品牌;另一方面通過托管協議優化國美零售的供應鏈,提升運營效率,優化消費者體驗。說明新零售由賣產品升級到賣解決方案,更加突出個性化的服務。”
他認為:“從資本運作角度來看,一方面兩個協議在現階段可以完善國美新零售業務的布局,提高在新零售領域的競爭力,而且不會增加上市公司財務負擔,甚至會有額外收益;另一方面這兩個協議都為業務模式成熟后把母公司的配套優質資產裝入上市公司打好鋪墊。說明國美對于新零售的前景十分看好,未來將以國美零售為平臺有更大動作。”
部分環節推倒重來
近期將密集推出項目
今年,回歸后的黃光裕再次明確了國美“家·生活”的戰略定位,將零售業務主要目標由萬億級的家電零售市場轉向十萬億級的家·生活用品市場。同時,其提出計劃:國美零售要在18個月內完成對蘇寧和京東等直接競爭對手的超越。
對于“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具體含義及對標哪些平臺,此次,黃光裕表示:“京東、天貓,大家都在賣電器,對比它們,我們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在其他更多平臺,我們綜合實力較強,甚至將來有機會勝出。”
談及目標實施進度,他稱:“目前來看,(國美內部)各環節進行的進度有快有慢,國美原來做這套系統有點問題,此前主要圍繞國美電器線下布局,不是全方位的零售交易,所以我們突然發現很多重要的步驟需要重新來過,有些慢,我們花了好幾個月時間從頭開始來,廢掉好多東西重新梳理。在部分環節稍微慢了一點,但方向、路徑都沒有改變,我也對國美越來越有信心。”
對于接下來10個月的動作,他表示:“后面我希望能夠把這個進度搶回來,很多事情必須螺旋式上升、良性循環。我不會為‘18個月’計較太多,這個節奏一定是要更科學地完成,該趕的要趕,要不就要推遲幾個月。近期大家可能會感受到,國美將會有一些項目密集地被推出。”
同時國美零售也將在提升盈利水平上發力。據了解,國美管理層希望通過線下信息數字化,線下向線上導流,雙平臺運營,讓全渠道成本投入整體降低10%-15%。
“從國美過去8個月的布局來看,其動作的確很大。國美通過實施‘家·生活’戰略,構建家居解決方案體驗館,實際上是發揮自身線下布局的傳統優勢,從線下切入社交電商,以消費者的線下直觀體驗為突破口實現O2O的協同共振,開啟家電新零售復興之路。要做到全部復盤,國美尚需時間。”胡麒牧稱。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