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12月8日,浙江證監局披露了6份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9日,監管部門已經對審計機構開出100張罰單。
與此同時,多家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受到交易所關注。僅10月1日至12月9日兩個多月時間內,就有161家A股上市公司擬變更2022年年報審計機構。不少公司在發布“換所”公告后,收到滬深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建議監管部門要繼續緊盯上市公司“換所”動機,同時對相關事務所和會計師開展法規教育和典型案例宣傳,規避重大風險,進一步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年內306家上市公司換所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年內306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變更2022年年報審計機構的公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出于業務變更或合作期滿等原因變更審計機構是正常現象。不過,“換所”可能造成審計費用和工作量增加、審計質量波動等,尤其是臨近年審期變更、大所變小所、換掉曾出具過非標意見的事務所等情況,更會引發市場關注。
“上市公司主動換所可能是希望得到更好的審計意見。”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某些公司意圖通過“換所”隱藏公司財務與治理問題,甚至通過“換所”規避退市風險,這會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危害投資者權益。
據統計,前述161家公司中,有13家為ST或*ST公司,有23家公司2021年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出具非標意見,一般表明該公司存在風險事項,可能涉及經營風險、公司治理問題、業績真實性和退市風險等。”吳婉瑩表示。
例如*ST中潛12月2日發布公告稱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原會計師事務所在2021年年報曾出具“帶有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12月5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就更換事務所涉及的問題進行說明。
田利輝表示,專業的中介機構很重視市場聲譽,且有嚴謹的內控制度,“換所”并非改變上市公司經營不規范或業績不達標情況的靈丹妙藥。
從2021年“換所”公司的情況來看。根據中國證監會今年8月19日發布的《2021年度證券審計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4月底,有449家上市公司變更2021年度審計機構。除*ST濟堂已退市未出具審計報告外,448家換所公司中80家公司被出具非標意見,占換所公司總數的17.8%,高于上市公司總體非標意見占比(5.2%),“換所”公司整體非標意見占比較高。從審計意見變化看,378家公司“換所”后審計意見保持不變,43家意見加重,27家意見減輕,審計意見減輕主要與非標事項消除相關。
對此,吳婉瑩表示,大部分公司換所后意見并未發生變化,一方面表明審計行業執業標準較為嚴格、統一,體現了專業審計師的職業操守和專業性;另一方面表明相關公司確實存在顯著風險問題,與審計公司的評判標準無關。
100張罰單類型多樣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年內監管部門已對審計機構開出100張罰單,且處罰類型多元化。
從違規類型來看,主要集中在以下情形,一是財務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錯誤,財務信息造假或者違規經營、股份轉讓不合規;二是未依法履行職責;三是未履行公開承諾事項等。
近年來,監管部門不斷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加大對證券審計違法違規行為懲處力度,提升證券審計市場透明度。吳婉瑩認為,通過加強對中介機構監管,監管部門在維護市場秩序、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邱亦霖建議監管部門繼續加強執法司法協作,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并進一步壓實會計師事務所等審計機構的責任。
(編輯 吳澍 姜楠)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