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雨瑤 劉釗
6月5日早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證券代碼:000625)與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股份”,;證券代碼:600006)分別發布公告,披露了其間接控股股東重組事項的最新進展,標志著中國汽車行業央企重組進程邁入新階段。
長安汽車在公告中明確,其間接控股股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兵器裝備集團”)已獲國務院批準實施分立重組。根據方案,兵器裝備集團的汽車業務將分立為一家獨立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履行出資人職責;剩余業務則注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此次分立后,長安汽車的間接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汽車業務分立的中央企業,但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不受重大影響。長安汽車表示,將嚴格按照信息披露要求,持續關注重組進展并及時履行披露義務。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此前曾公開表示,此次重組有利于公司國際化、全球化及市場化發展,將充分把握政策機遇,發揮重組帶來的協同效應。盡管重組方案已基本完成,但分立重組仍需履行法定程序,相關事項存在不確定性。
與長安汽車不同,東風股份在最新公告中明確,其間接控股股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暫不涉及資產和業務重組。東風股份強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會受到影響,并將持續關注重組進展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這一表態與此前市場對兩大汽車央企可能聯合重組的猜測形成對比,顯示出兩家央企在重組路徑上的差異化選擇。
回顧重組進程,長安汽車與東風股份均于2025年2月首次披露間接控股股東籌劃重組事項。彼時,市場普遍猜測兩大央企將進行深度整合,以應對新能源汽車轉型壓力。然而,隨著重組方案的逐步明朗,長安汽車選擇通過分立重組優化業務布局,而東風股份則暫未推進實質性業務重組。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長安汽車的分立重組有助于其聚焦汽車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通過將汽車業務獨立為央企,長安汽車可獲得更靈活的運營機制和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加速新能源、智能化等領域的戰略布局。而東風股份暫緩重組,則可能基于其自身業務整合需求及市場戰略考量,保留更多自主調整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重組路徑存在差異,但兩家央企均面臨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共同挑戰。國務院國資委此前已明確支持央企加大新能源汽車業務投入,并通過單獨考核、專業化整合等措施推動產業升級。在此背景下,長安汽車與東風股份的后續動作仍將是行業關注的焦點。
(編輯 喬川川)
09:56 | 美諾華上半年凈利預增超140% 營收... |
09:35 | 凝聚全球青年生態保護智慧 華泰公... |
08:51 | 日發精機海外子公司被銀團接管 企... |
23:53 | 長華集團獲新能源車企定點開發 預... |
23:53 |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聚焦前... |
23:53 | 萬科年內第六次獲深鐵集團借款 累... |
23:53 | 東軟集團:思芮科技已納入公司合并... |
23:53 | 讓折疊屏成為用戶“主力機” 榮耀... |
23:53 | 商業航天駛入發展快車道 相關概念... |
23:53 | 阿洛酮糖成為新食品原料 我國代糖... |
23:53 | 楚天科技: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 |
23:53 | 邁向高質量發展 多個行業掀起“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