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余勝良
潘石屹是一個合格商人,他看到機會的時候敢于出手,精于算計又謹慎小心。SOHO中國也是一個優秀公司,從來沒有信貸危機,拿核心地塊,創造一線優質資產。但就是這樣一個掌舵者,這樣一個公司,上市14年來,沒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2007年SOHO中國在香港上市時,引來投資者的追捧,每股定價為8.3港元,募資128.6億港元,掛牌當日股價漲至9.56港元,總市值達到478億港元,潘石屹夫婦實際控股66.5%,身家達到317億港元。
從業績表現上看,SOHO中國上市后實現凈利潤550億港元,也很不錯,累計現金分紅達到246億港元,分紅率為45%,分紅數額大概相當于當年募資的兩倍,對股東也有所回饋,但是從市值這一側計算,投資者一直是虧損的。在這波大漲之前,公司市值在120億港元徘徊,即使加上歷年分紅投資者也虧了不少。按照前復權計算,股價一直遠離2007年上市當年達到的高點。
潘石屹夫婦雖相當富有,但這14年來財富并沒有明顯增加。當年上市就有317億港元身家,累計分紅157億港元,這次套現約142.8億港元,再加上還剩余的9%股權,大概市值21.6億港元,合計有321億港元,大概和當年身家相當,這其實得益于要約收購價格溢價率還不錯。此外,潘石屹夫婦也付出了14年的機會成本。
14年,已是一個足夠長的周期,回首當年的贊譽,幾乎沒人會認為,SOHO中國會是今日之結局。
2007年之前和之后一段時間,SOHO中國聲名正隆,高速周轉高回款,身段靈活,刮起一股旋風,很難相信后來會要靠收租過活。SOHO中國只在北京和上海發展,總是能拿到好地塊,被稱為內地“恒隆”,拿地風格頗為猛狠,潘石屹經常說自己是做大生意的。
這時候潘石屹容易算明白,那時候核心地段樓面價常常不到一萬元,蓋好后賣兩三萬元,很容易賺到錢。比如,他2007年拿的SOHO三里屯地塊樓面價還不到7500元。建筑面積約18萬平米,光華路SOHO2收購合同金額為10.3億。2008年以55億元拿下的朝陽門SOHO,總規劃樓面面積達48.5萬平方米,樓面價也是1萬多一點兒。2009年拿下北京望京地塊,樓面價為1萬元,2011年拿下北京麗澤地塊,樓面價為1.55萬元。
但是后來,樓市闖進來一幫有錢人,拿地邏輯發生變化,“面粉貴過面包”,潘石屹開始拿不到地,開始看不懂樓市,也不知道怎么賺錢。拿不到地,或者不能以合適價格拿到合適的地,地產商就會面臨沒有地產的窘境,這應該就是2012年,潘石屹宣布不再出售房產,轉為自持收租。
后來,連自持收租也沒有堅持下來,SOHO中國的規模越來越邊緣化,資本市場對一個沒有野心、不能處于核心地位的公司,給出的估值是不會高的,潘石屹完美錯過一個拼規模的上升期。潘石屹決定出售各個位于城市核心項目,出售曾宣稱不會售出的項目,決定成為地產局外人。
SOHO中國不可謂不優秀,可是自然增值的速度太慢,這應該是潘石屹選擇脫身的原因。近年來中國土地價格猛漲,但是主要是住宅,SOHO中國沒有在這個賽道上。商業項目起色不大的原因,是因為各地政府批了太多商業用地,辦公出租競爭激烈,影響了回報率。地方政府太想多蓋一點兒寫字樓,吸引更多企業,這些商業建筑比住宅更能為城市掙得好印象。
SOHO中國拿地成本如此之低,這些地塊后來都有至少兩三倍的土地增值,有些甚至因為周圍沒有可比地塊,在2007年上市時,市場給與了過于熱切的期盼,給與了過高估值,其空間連14年的小心經營,都沒辦法填實。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