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平安好醫生”APP,首先映入眼簾便是眾多醫生的頭像。這個以線上醫療咨詢起家的年輕公司,1月30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打響了中國平安子公司分拆上市的頭炮。
平安好醫生的上市申請書中用一句話描述了公司的使命:“打造全球最大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本次籌資將有一部分用于海外拓展。一家成立不到四年尚在虧損期的互聯網公司,運作模式到底是怎樣的?未來將面臨哪些風險和挑戰?上市申請書里可找到一些答案。
占據國內
線上醫療服務入口
平安好醫生的上市主體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是2014年11月12日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主要通過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健康互聯網”)及其附屬公司以合約安排的方式在中國經營業務。
平安健康醫療科技在上市申請正文第一句寫道,“我們的使命是打造全球最大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雖然目前用戶還主要在國內,但平安好醫生還有全球化的更大野心。
平安好醫生將通過人工智能助理及自有醫療團隊為用戶提供便捷和成本更優的保健服務,并通過醫療健康服務商網絡提供多種線下服務。同時也與保險公司合作,為投保人提供增值服務。
簡而言之,擬上市公司將以“平安好醫生”APP作為線上流量入口,通過專科問診、預約掛號、健康互動、健康商城等多種線上服務吸引個人及企業客戶,建立線上醫療健康服務鏈,同時通過打通醫院、藥房、理療中心、健身、保險等多個環節,實現O2O一站式服務全流程健康醫療服務模式。
上市申請書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平安好醫生已經建立了由888名醫療人員組成的人工智能輔助自有醫療團隊,覆蓋約3100家醫院和約1100家健康檢查中心、500家牙科診所及7500家藥店。
龐大的線上線下醫療服務網絡快速吸引了大量個人和企業客戶。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平安好醫生注冊用戶分別為0.3億、1.32億以及1.93億;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為560萬、2180萬和3290萬;平臺分別提供日均約4萬次、18萬次和37萬次的在線咨詢。
以2016年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和日均在線咨詢量計,平安好醫生已是全國最大規模的互聯網醫療平臺。
仍在虧損期
平安好醫生是繼眾安在線之后又一家還在虧損期就申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目前公司的盈利來源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家庭醫生服務,通過在線咨詢和增值服務產生收益;二是消費型醫療服務,提供個人或企業消費型醫療服務組合;三是健康商城,通過直銷模式銷售醫療及健康產品產生收益,也通過第三方賣家賺取傭金;四是為健康相關產品及公司提供廣告業務并從中獲取收益。
不過,成立三年多來,龐大的客戶流量和初建的盈利模式尚未令平安好醫生進入收獲期。2015年,平安好醫生的總收益為2.79億,截至2017年9月30日已增至10.16億。不過,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分別虧損3.24億、7.58億和4.97億。截至2017年9月30日,該公司累計虧損17.17億。
在上市申請書中,平安好醫生用長達46頁的內容揭示了公司未來風險,包括因為品牌或聲譽受損導致用戶不再使用該平臺、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監管規定、未來可能會承受醫療責任的索賠、對平安集團在業務上的依賴等。
據介紹,此次籌集的資金將有40%用于業務擴展,包括增加產品種類和覆蓋面、留住銷售和醫療人才等;30%用于投資收購境內公司以及為海外拓展提供資金;20%用于發展信息基礎設施及人工智能技術;10%用于公司運營。
全球大型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認為,2015年中國人均醫療開支為481.6美元,遠低于G7國家的平均數4850.1美元,顯示進一步增長潛力巨大。
據介紹,平安好醫生正在完善全國性網絡,連接用戶與醫療健康平臺以及第三方醫療健康服務提供商,例如醫院、體檢中心、藥房及理療中心。同時向用戶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和產品以及個性化保健內容及計劃,推動形成一個完善的健康醫療服務生態系統。
平安科技版圖重要角色
平安旗下以健康、醫療、科技等為特色的子公司并不少見,在平安金融科技的大版圖下,除了平安好醫生,還有平安壹錢包、金融壹賬通、平安萬家醫療、平安醫療健康管理、前海征信、汽車之家等平臺。
這些子公司各有定位和發展方向。例如,平安好醫生是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大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生態系統;金融壹賬通則致力于搭建金融機構服務生態圈;平安醫療健康管理公司的業務覆蓋全國70%城市和8億人口,為20多個省、250多個城市提供控費服務、精算服務、醫保賬戶服務等醫保、商保管理服務。
野村中國保險與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研究主管唐圣波認為,此次分拆上市對平安股價是利好,但是市場往往會提前反映。此前在保險股整體上漲中,平安股價表現優于同業,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便是科技概念利好提前釋放。
唐圣波認為,平安旗下科技公司為平安核心業務帶來多大推動力,將是平安市值能否持續上升的關鍵因素之一。他認為,目前科技股在全球資本市場上仍表現強勢,預計科技板塊將持續是市場焦點。此外,平安科技子公司分拆上市也將進一步增加公司透明度。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