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向炎濤
6月11日凌晨,證監(jiān)會官網披露了小米集團(以下簡稱小米)發(fā)行CDR(中國存托憑證)招股申請書。6月7日,證監(jiān)會正式發(fā)布《存托憑證發(fā)行與交易管理辦法》之后,小米即就發(fā)行CDR向證監(jiān)會正式提出申請。同一天,小米還通過了在香港的上市聆訊。
招股書披露,中信證券為本次發(fā)行的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此前有傳聞稱小米已敲定基石投資者,不過,有接近小米IPO項目的中介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尚未敲定任何基石投資者。
小米到底賺不賺錢?
證券專家指出,看新經濟和互聯(lián)網公司是否盈利,不能單純只看公司凈利潤。最重要的是看“經營利潤”和“經調整經營凈利潤”,這兩個數(shù)字,可以排出財務會計等干擾性因素,從本質上看出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
此前小米在香港IPO披露了其2017年經營利潤為122.1億元,經調整經營凈利潤為53.6億元,凈利潤為虧損438.9億元,引發(fā)投資者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此次CDR招股書小米新增加了“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9.45億元,以及經調整經營凈利潤為53.6億元。
業(yè)內人士指出,港股招股說明書披露的經調整經營凈利潤,是扣除了前述優(yōu)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項目公允價值變動、股份支付費用及無形資產攤銷等的影響,小米2017年的經調整經營凈利潤為53.6億元。此外,由于中國企業(yè)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財務報表在營業(y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差異。港股披露小米2017年營業(yè)成本為994.7億元,毛利率為13.2%,而根據中國企業(yè)會計準則小米營業(yè)成本則為964.8億元,毛利率為15.8%。
目前披露的小米CDR招股書還只是申報稿,具體發(fā)行方案、CDR發(fā)行價格、募集資金數(shù)額等信息還未公布。不過招股書披露了本次募集資金的三個主要方向:研發(fā)核心自主產品、擴大并加強IoT及生活消費產品及移動互聯(lián)網服務(包括人工智能)等主要行業(yè)的生態(tài)鏈,以及全球擴張。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擴張擬投入資金占比達40%。
近年來,小米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海外市場的銷售額分別為40.56億元、91.54億元、320.81億元和124.7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07%、13.38%、27.99%和36.24%。目前小米手機已進入了74個國家和地區(qū),在14個海外國家和地區(qū)進入了市場前5名。
未敲定基石投資者
招股書顯示,小米成立八年來,經歷了五輪融資,融資金額累計超14億美元。目前,SmartMobileHoldingsLimited和SmartPlayerLimited為公司控股股東,雷軍通過境外設立的信托成為小米實際控制人,擁有公司57.9%的投票權。
此前市場上有傳聞稱,小米已確定基石投資者人選,為數(shù)家重量級國際投資機構和國資,或包括GICPrivateLimited(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中國人壽。不過,有接近小米IPO項目的中介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投資人尤其是基石投資者“入圍”競爭激烈,給出的估值普遍在750億美元至850億美元之間,已經有一批機構給出超過800億美元的估值,不過目前尚未敲定任何基石投資者。
在港股發(fā)行中,基石投資者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主要是指申購公司股票的機構投資者,并愿意接受6個月至12個月的股票鎖定期,主要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對沖基金、主權財富基金、養(yǎng)老金等大型機構投資者、大型企業(yè)集團以及知名富豪或所屬企業(yè)等。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某些IPO中,為保證股票發(fā)行順利,引入基石投資者已成為一種慣例。引入基石投資者對于上市企業(yè)來說也有較大好處,它是一個“穩(wěn)定劑”,有助于給市場帶來了信心。
“雖然小米對外宣稱尚未敲定任何基石投資者,但從目前的監(jiān)管層希望幫助阿里巴巴和小米發(fā)行CDR的情況來看,主權財富基金、養(yǎng)老金等機構有望成為基石投資者。目前,投資人尤其是基石投資者入圍競爭激烈,成為基石投資者并不容易。其中資金實力是一大門檻,同時還要能夠認購大量股票,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不拋售股票。CDR基石投資者的股票鎖定期很可能至少為一年時間,符合如上要求的機構其實并不算多。”宋清輝表示。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09:41 | 智譜發(fā)布GLM-4.5:面向推理、代碼... |
00:06 | 海外業(yè)務向好彰顯韌性 浙江鼎力上... |
00:06 | 吉電股份全球最大單體綠氨項目投產 |
00:06 | 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一汽解放打響... |
00:06 | 宏鑫科技:精益鍛造技術撬動多元增... |
00:06 | 暑期檔迎來“黑馬”影片影視板塊再... |
00:06 | 國產單機游戲迎快速發(fā)展期:3A大作... |
00:06 | 人形機器人成資本寵兒 量產及商業(yè)... |
00:06 | 離境退稅政策持續(xù)優(yōu)化“中國游”熱... |
00:06 | 智元機器人通用業(yè)務部總裁王闖:先... |
00:05 | 上半年保險業(yè)保費同比增長5.3% |
00:05 | 期貨私募資管規(guī)模創(chuàng)歷史新高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