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舒婭疆
見習記者 蒙婷婷
近日,備受關注的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事項傳出重磅進展。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要突出重慶、成都兩個中心城市的協同帶動,注重體現區域優勢和特色,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學者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擔任著發展內循環的歷史使命,包括成都、重慶地區在內的川渝上市企業們有望收獲發展紅利。在此背景下,緊抓機遇、搶占市場、做大做強企業,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力量成為企業們的心聲。
發揮經濟增長“第四級”作用
“成渝城市群的發展,關鍵是成渝兩個(雙)核。”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必將以嶄新的面貌崛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成渝經濟發展的大背景是在抓住當前沿海產業轉移浪潮的同時,培育自己的創新增長點,但兩地的產業發展要避免“搶項目”,而是要側重優勢互補和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比如,成都的Intel芯片廠和重慶的電腦整機制造廠的互補就是一個典型的產業互補案例。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盛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中央在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時提出的要求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是我國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區域,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中央對這一區域的發展前景寄予厚望,它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增長極’。國家將會以更大力度支持其加快發展,將有更多重大項目,比如成渝高鐵中線、連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鐵路和公路、客運和貨運機場等現代交通建設項目,新興產業中的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高端制造、增強產業創新能力的科研設施等,在這一區域布局。在中央支持下,成渝地區將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成為我國發展的熱點地區之一。”
“伴隨著環境的改善和市場的快速成長,不僅已經投資的企業有望收獲‘紅包’,大多數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受益;新進入的企業也會找到更多機會,先進生產要素的涌入,有望形成‘馬太效應’,這無論對生產類企業、投資類機構、服務類企業,都具有很強吸引力。”盛毅表示道。
利好當地上市公司
從A股情況來看,四川、重慶近年來積極聚力資本市場,兩地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達到191家,“川股”“渝股”軍團呈現蓬勃生機。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重慶市共擁有56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近萬億元。其中,11家上市渝企涉及生物醫藥產業,占重慶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9.64%;10家上市渝企涉及汽摩產業,占重慶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7.86%;9家上市渝企涉及房地產及建筑裝飾產業,占重慶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6.07%。
上述主要行業板塊內誕生了不少市值“大佬”。以截至10月21日的最新市值計,智飛生物、長安汽車、金科股份躋身重慶A股上市公司市值前五。此外,在網游業、公用事業、食品業及金融業,重慶也具備明顯的產業優勢。
四川擁有A股上市公司135家,截至10月21日,川股總市值已輕松超過2萬億元。其中,“千億市值”公司共有4家,分別是五糧液、瀘州老窖、新希望和通威股份。《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以來,四川共有10家公司登陸A股市場,其中包括4家科創板公司,而成都先導是西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川股力量持續壯大。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在川股、渝股不斷發展壯大的背景下,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有望給上市公司進一步發展提供助力。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于當地上市公司來說是一個利好,尤其利好生物醫藥、汽車制造和網游等領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成渝經濟區具備三大特點,即高質量發展、積極培育產業、打造宜居城市,這三點都以改善科技企業營商環境為目的,未來成渝地區或將成為中國又一個硅谷。”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研究員賴陽認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會推動兩地之間人才的流動和資本的互動,從而給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及環境。同時,隨著兩地城市集群的進一步提升,也會吸引更多的產業和資源進入,最終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而良好的產業生態是支持領軍產業更好發展的基礎,因此對上市公司必然形成利好。
上市公司期待貢獻力量
在眾多分析人士均看好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前景給企業帶來“紅包”效應的同時,當地上市公司亦紛紛給予積極響應和期待。
成都銀行于今年4月份與重慶銀行簽訂《共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悉,此協議為成渝兩地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首個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共同唱好“雙城記”,攜手建好“經濟圈”。
金科股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成渝兩地的房地產企業來說,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將是企業在地產白銀時代突出重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房企在成渝兩地的布局將更聚焦到成都和重慶的主城區或兩地通勤的關鍵節點,以發揮極化效應。截至2020年半年末,金科股份總可售面積超7400萬平方米,其中,重慶、四川為代表的西南地區作為公司的大本營和基本盤,土儲占比超41%,是成渝經濟圈建設的直接受益者之一。”
“作為起家于重慶的民營企業,公司一直以來深耕布局重慶及成都兩地的城市更新和發展,也一直堅定看好成渝地區的經濟發展前景。”迪馬股份董事會秘書王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在成渝地區重點布局專用車、地產開發、康養等產業領域,未來會加強在成渝經濟圈的地產投資力度以及康養業務的布局。
華邦健康董事會秘書彭云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將借此契機實現現有成渝地區業務的整合與協同發展,并在成渝兩地醫藥產品業務整合、高端人才交流與引進、產業優化轉移升級等層面有的放矢,同時利用內陸開放窗口的優勢,力爭在家門口走出國門,開拓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
重慶啤酒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重慶啤酒在重慶的8家酒廠和四川的4家酒廠,串聯起一個覆蓋川渝的生產、銷售網絡,在其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核心區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今年1月被正式提出之后,重慶啤酒就高度關注相關進展。3月2日,在新冠疫情影響尚未退去之時,重慶啤酒發布公告,將投資不超過2.64億元,在宜賓酒廠新建一條年產15萬千升的拉罐線。“可以預見,成渝地區的經濟水平、營商環境、物流交通、生活品質等方面都將得到巨大提升,對于啤酒公司來說,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新筑股份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張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后續《規劃》落實實施后,將有助于擴大公司的市場份額,我們也希望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廣安愛眾投資部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契機,不斷“走出去,引進來”,擁抱變革,搶占市場,以做大做強企業,服務本地發展。“由廣安愛眾主導的新能源智慧產業園在構建‘新能源+智慧’全產業鏈的產業體系,為廣安在2025年基本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市貢獻力量,增添城市活力。同時,廣安愛眾以新能源智慧產業園為平臺,圍繞能源產業鏈條,瞄準成都和重慶這兩個核心城市的企業,招商引資,已簽約引入成渝地區水電氣產業鏈智能制造業產業。”
國光股份董事會秘書、副總裁何頡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公司在銷售和盈利快速提升的同時,更加快了在成渝地區的產業布局。如2019年11月份投資7800萬元全資收購了重慶依爾雙豐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等。
中建環能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賈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成渝雙城經濟圈位于‘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連接位置,區位優勢突出,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江大保護的重要區域。雙城經濟圈互聯互通,基礎建設有望最先受益,而生態環境治理又是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效提振污水處理市場。”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