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對二手交易的接受程度明顯提升,即使閑置物品消費并不是剛性需求,也不妨礙二手電商市場的發展。5月29日,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臺萬物新生(愛回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擬于紐交所上市。
天眼查APP顯示,萬物新生(愛回收)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二手手機數碼回收置換服務O2O平臺。4月下旬曾有媒體報道稱萬物新生(愛回收)計劃赴美IPO,公司相關人士當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若此次順利上市,公司或將成為“中概股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第一股”。
據悉,萬物新生(愛回收)此次赴美上市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提供更多元化的平臺服務,拓展愛回收門店網絡,為拍拍平臺開發新的銷售渠道以及其他一般用途。
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局
資料顯示,萬物新生(愛回收)是一家“互聯網+環保”類型的循環經濟企業,旗下業務線包括愛回收(二手3C產品C2B回收平臺)、拍機堂(二手3C產品B2B交易平臺)、拍拍(二手優品B2C零售平臺)及AHSDevice(海外業務)等,橫跨產業鏈供需兩端,服務覆蓋從回收、檢測、評級、定價到再銷售的全流程,同時服務商家和消費者,打通了C2B+B2B+B2C的全產業鏈閉環。
招股書顯示,過去12個月(截止2021年3月31日),全平臺成交的二手商品超過2610萬臺(不含京東備件庫業務),以消費電子產品為主,同比增長了46.6%,同期實現的GMV總量為228億元,同比增長66.1%,2021年第一季度GMV為62億元,同比增長106.7%。
巨大的交易量帶來了公司收入的增長,2018年-2020年,該公司的收入分別為32.6億元、39.3億元、48.6億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收入為15.1億元,同比增長118.8%。
但2018年-2020年,公司凈虧損分別為2.1億元、7億元、4.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13.8億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凈虧損9000萬元。
眾所周知,3C領域是二手閑置交易里最“肥嫩”的一塊,也相對更容易標準化。長期巨額虧損或與萬物新生(愛回收)的商業模式有關。
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類似萬物新生這樣的企業,提供的C2B2C模式既要求平臺提供鑒定服務,介入了用戶之間的交易流程,又得把后端質檢及運營能力建立起來。以驗機為例,門店質檢、同城上門服務、物流保障等一系列改善用戶體驗的服務都是有必要的。在二手3C市場把這些業務做重,是需要持續融資和燒錢的。”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萬物新生(愛回收)在中國172個城市開拓了755家門店和超過1500個自助服務站。據媒體報道,公司線上與線下的流量比為4:6。
“通過與京東商城、手機廠商、商店門店的場景結合,萬物新生(愛回收)最大限度解決了信任問題,也獲得了精準的流量。但‘線上+線下’的場景模式,讓公司資產變得更重了。”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公司未來何時能扭虧?線下開店的速度會不會加快?對于這些問題,萬物新生(愛回收)相關人士表示:“現在沒法接受采訪,無法披露更多信息。”
二手電商賽道發展愈來愈熱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閑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從傳統的二手家具、電器、衣物以及首飾、古玩、老物件,到新潮的游戲賬號和裝備、電子產品、手辦等等,交易平臺上閑置物品的種類不斷增加。喜愛淘貨的人群,年輕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84萬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閑置相關企業。其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內的相關企業占比為40%,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相關企業占比為11%。行業分布方面,超54%的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19%的相關企業分布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閑置相關企業數量排在前三的省份分別是山東、廣東和江蘇。其中,山東省的閑置相關企業總數超過10萬家,占比高達12.01%。另外,安徽和浙江均擁有超過4萬家閑置相關企業,分列全國第四和五位。
近十年來,我國閑置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年度注冊總量穩定上升,有69%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之內。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已經連續五年新增超10萬家閑置相關企業,其中,2020年新增超19萬家,同比增長43.2%。截至5月30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新增閑置相關企業近9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17%。
從細分的行業規模來看,來自CIC的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市場潛力巨大,過去5年,國內累積下來具有較高價值的二手電子產品數量高達26億臺。預計到2025年中國二手電子產品(包括手機、平板、筆記本等)交易數量有望達到5.46億臺次。
“從利潤最大的二手手機行業來看,由于新品手機的出貨量趨于平緩,所以接下來更強調平臺本身的能力,場景、流量獲取、供應鏈的效用。”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編輯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