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隨著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被認為是擁有萬億元規模的消費金融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行業的駐足,商業銀行、持牌消金公司、互聯網金融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等紛紛涌入,謀求分一杯羹。
以消費金融為核心的分期電商,正在迎來春天。手機分期、電腦分期、租房分期、教育分期、旅游分期、醫美分期、越來越多的消費分期場景被挖掘出來,競爭愈加激烈。而競爭同時,分期電商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也成了當下的大勢所趨。
“跨界玩家”
借分期電商入局消費金融
分期電商作為一種“電商+金融”的新興業態,即在傳統電商基礎上嫁接了可分期的付款方式,包括以分期付款作為平臺交易方式的場景化電商平臺,亦包括配有分期付款工具的場景化傳統電商平臺。
《2017年中國分期電商市場行業研究報告》認為,分期電商是實現消費者消費升級這一現代消費趨勢的重要工具,在政策引導、新消費觀念普及、消費升級趨勢引領下,分期電商市場將會快速發展。
有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分期電商用戶規模接近1億人,增速較快,處于爆發期。2017年后市場過渡到平穩期,用戶規模依然還有很大增長空間。預計到2020年分期電商用戶將接近4億人。
目前來看,消費金融領域無疑是一片藍海。而分期電商作為消費金融升級最重要的手段,已經有眾多“玩家”入局,其中包括傳統互聯網巨頭、銀行及新型互聯網金融企業。
早在2014年2月份,京東白條上線公測;2015年4月份,螞蟻金服旗下消費信貸花唄上線;同年5月份,蘇寧旗下消費信貸業務任性付上線。其分期商城嵌入各家電商平臺互聯網金融業務中,分別推出白條商城、花唄分期專區和蘇寧分期商城。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除了花唄、借唄、白條之外,樂信的分期樂、360金融的360分期、唯品會的唯品金融分期購、順豐的豐修商城、魔法現金的魔buy商城、掌眾集團的掌buy商城、馬上消費金融的夠范商城、小黑魚科技的小黑魚商城、微一網絡科技的奢分期、微眾銀行的微眾商城、招商銀行的掌上商城、中銀消費金融的中銀分期商城、招聯消費金融的招聯分期商城、趣店的來分期、新浪的新浪分期、富士康的富分期等眾多“跨界玩家”紛紛入場。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消費金融場景被挖掘出來,手機分期、電腦分期、教育分期、租房分期、旅游分期、醫美分期等等,而未來更多的場景或將被挖掘出來。
中國人民大學CIO醫養結合與金融專業委員會召集人邊濤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互聯網爭奪的是流量和入口,而今后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場景,對于傳統機構和互聯網企業來說,未來競爭的核心就是場景。”
有業內人士認為,分期電商意味著將向場景化消費金融全面進發。而從行業角度看來,消費金融場景化已經成行業的主流發展方向。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消費金融迅速發展,除去住房貸款的消費信貸余額規模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4.7%。
分期電商前景到底如何,似乎可以在諸多業內上市公司的表現窺探一二。以分期電商上市第一股樂信為例,第三季度,樂信促成借款額137億元,營收達17億元,同時財報顯示,三季度,分期樂商城交易額同比去年增長33.8%。
然而《證券日報》記者發現,隨著分期消費越來越深入人心,與金融機構合作趨勢也越發明顯。
攜手金融機構
或成趨勢
目前金融和技術正在走向深度融合,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為代表的數據正在深刻影響著傳統金融機構的獲客成本、風險甄別成本、運營成本和資金成本。
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也正與傳統金融機構從競爭轉向“擁抱”。典型的例子是,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家大型銀行先后宣布與互聯網巨頭開展合作,并將合作上升至集團戰略層面。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自2017年,互聯網巨頭與傳統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合作增多,螞蟻金服牽手建設銀行;京東與工商銀行、百度與農業銀行也紛紛展開戰略合作,分期樂母公司樂信則是與招商銀行信用卡合作;分期樂商城也與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數家銀行開展分期支付領域合作。
有業內人士認為,分期電商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主要是強化客戶資源共享,拓展消費金融。“一是通過大數據、智能匹配等手段,挖掘客戶的潛在金融需求。二是借助互聯網科技公司的第三方支付或社交平臺所積累的客戶以及數據資源,從余額理財和社交金融切入,拓展客戶征信、行為習慣在金融服務方面的應用。三是提升消費金融業務線上化、移動化、數據化以及智能化,撬動消費金融萬億元級市場。”
艾媒咨詢分析認為,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是分期電商與國家政策同向而行的集中體現,也是分期電商行業現階段發展的重要模式,雙方合作的深化將進一步規范消費金融行業發展。
分期電商自帶金融屬性,因此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是其獲得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同時,分期電商平臺則憑借用戶群體優勢,第一時間獲得消費者的購物數據,并對其消費行為進行深入分析,信用數據處理,將成為金融機構征信的重要參考。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下階段分期電商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分工將進一步明確。分期電商將成為連接消費者與金融機構的平臺,也將和金融機構一同成為落實普惠金融的重要角色。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