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昨日,螞蟻金服發布“定損寶2.0”,進一步升級車險定損技術,出險后,消費者可通過視頻拍攝實現外觀件的實時定損。這正是車險定損黑科技的再次升級。
AI技術在車險定損理賠環節的應用正越來越深入,如中國保信、中國平安旗下金融壹賬通都在去年推出了智能定損產品。而在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看來,隨著汽車制造技術以及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今后的車險理賠將進入無感時代,定損寶一類的產品也有被取代的一天。
險企使用定損寶一年:減少理賠成本和滲漏各10億元
“定損寶1.0”2017年6月份發布以來,太平財險、大地保險、陽光財險、安盛天平等6家保險公司接入該系統。相關數據顯示,這些險企共調用了一千多萬次定損寶來進行定損或定價服務,共計節省定損人員工作量超75萬個小時。
而支付寶發布的升級后的“定損寶2.0”,將車險定損的圖片識別技術升級為更高效快捷、準確率更高的視頻識別技術,同時,隨著技術升級,定損寶從與保險公司一對一進行理賠系統對接升級到險企可自助接入。據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李冠如透露,很快,除了定損員,普通車主可以使用定損寶拍攝視頻完成實時定損。
記者在現場體驗發現,車輛受損后車主用手機按系統指引拍攝一段視頻,就能實時看到車輛損傷情況、需要的維修以及保險可賠付金額,不用擔心定損漏了或者少了,也能縮短獲得理賠款的時間。
相較于圖片,視頻反饋給機器分析的綜合信息量更大,可使定損寶的準確率呈幾何式提高,再加上使用群體可擴大至普通車主,會讓車險理賠環節更標準,進一步擠掉理賠“水分”,幫助保險公司減少理賠滲漏。
李冠如算了筆賬,過去一年定損寶已經為行業節省案例處理成本超過10億元,減少理賠滲漏約10億元。從圖片識別升級成視頻識別后,增強版的反欺詐技術甚至能夠識別車損是本次事故所致還是舊損傷,進一步減少虛假騙保案件。她預計,“定損寶2.0”可減少50%車輛事故造成的堵車,保險理賠效率再提升30%。
“‘定損寶1.0’降低了我們的理賠成本,提升定損效率,當普通車主能使用“定損寶2.0”進行自助定損時,能讓我們的定損隊伍聚焦到復雜事故的處理上,對公司定損能力是很好的補充。”太平財險總經理于澤表示。
技術變革迅猛 定損寶未來也將被取代
事實上,智能定損技術在車險理賠環節的應用正越來越深入,中國保信、中國平安旗下金融壹賬通都在去年推出了智能定損產品。不過,隨著汽車制造技術及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今后,基于圖片或視頻的智能定損產品也或將被取代。
在“定損寶2.0”的發布會上,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在宣布定損寶技術升級的同時也坦言:“技術變革如此之快,我們甚至已經預見到了定損寶被取代的那一天”。
在他看來,未來5年內,車險的商業模式將會因汽車行業的智能化變革而徹底重構。未來車險商業模式的重構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現有車險模式基礎上,通過技術升級讓車險從定價到理賠各環節更透明、公平,擠掉騙保欺詐等灰色地帶的“水分”;第二階段則是汽車行業的智能化變革,徹底改變車險的商業模式。
具體來看,車險模式重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定價重構,車險定價將加入更多的從人因素,車輛行駛次數與時間、同樣次數但不同路況、同樣行程但不同駕駛習慣等因素,車險定價都將不一樣。二是風險因子重構,更重事前防范,但可能產生衍生風險。例如,險企可運用AI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技術,精準和適時的為用戶提示風險,防范事故發生。但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也可能出現新風險,例如,黑客攻擊、智能系統故障等新型風險可能產生。三是理賠重構,車主對于理賠可能無感。隨著物聯網的應用普及,車輛的傳感設備將自動識別車輛和周為物品損失,免現場查勘,免付款維修,用戶在無感知的情況下享受保險保障。
尹銘認為,目前定損寶是基于圖像或視頻技術來識別定損,“而未來,也許圖像和視頻的采集環節都不用了,車輛傳感設備會自動解決定損理賠的問題。”到那時,定損寶也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